二月二,龍抬頭

洛曉峰站在城外驛道,破爛簡陋的車馬停在一旁。

回首遙望永寧城,恍惚間畫面一副副自眼前劃過。

從胸無大志的紈絝,到突然執掌權柄,再到如有神助的成就功名...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他難道不是天命之子麼,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呢?

洛曉峰想不通,前些日子他還是萬人景從的三少爺,未來洛氏的執掌者。

一天過去,它就被剝奪了所有尊榮,還被驅逐出永寧,只能去邊村當個小地主。

僕從們連夜離散,非君不許的紅顏們不告而辭。

當名為權利的潮水退去,洛曉峰這才知曉,以往種種尊榮,全都繫於洛家三少這身份,而他一無所有。

“少爺,別等了,咱們走吧。”

家中老僕牽著輛馬車,走到洛曉峰身邊,低聲建議道。

“我不是在等,而是在銘記今日的落魄!”

洛曉峰目露怨憤,抬手指著永寧城的高樓,冷聲道:“我會,且一定會風風光光的回到永寧,介時我要將所有的輕視冷漠,十倍百倍的還回去,我要讓這座城,跪伏在我腳下!”

家中老僕看著無比激動少爺,嘴角抽了抽,似是想要說點什麼,卻還是一句話沒說。

相比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樣的細分,務實老僕更加擔憂的,是一路的餐食問題。

三少爺的離去,意味著永寧洛氏徹底退出賦活稻種這門生意。

對於永寧所有的高門大戶而言,這都是不折不扣的好訊息,逢人見面,笑得都是合不攏嘴。

至於底層百姓倒是沒感受到什麼差別,戰鬥當夜確實膽戰心驚了一陣。

但是因為開始結束得太快了,哪怕是一些本來會生出邪念的暴民,也來不及實施。

眼瞅著又到春耕,回想去年的豐收,百姓們哪還有心思關注洛氏。

也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下,洛曉俊和洛曉傑回來了。

在洛氏的大部分行架都還留在道源城的情況下,這兩位公子乘著一艘玄色雲舟,悄然回到永寧城。

說是回到永寧城也不準確,因為雲舟最後停在長寧山脈中,一座能夠俯瞰全城的高峰上。

“師兄,既然族審,咱們為何不進城?”

洛曉俊與洛曉傑是一對同胞兄弟,相貌極似,但給人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

洛曉俊語氣溫和,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但洛曉俊總是表情冷厲,所以雖然身材相貌極似,卻是很好區分。

一般情況下,與人溝通之事,通常由洛曉俊開口。

而他詢問的物件,正是道源宗十三祖脈之一,多寶峰的真傳,名喚姜讓的弟子。

“族審未過前,別忙叫師兄。”

姜讓不鹹不淡的回了句,示意兩人從雲舟上下來,然後指向遠處城郭,向兩兄弟問道:“說說看,那片區域是你們的族地所在?”

“是曉俊唐突了。”

洛曉俊笑容依舊和煦,並用手指示意姜讓洛氏族地所在位置。

姜讓點點頭,便面朝洛曉俊手指的方向,並指成劍,點在額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