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知的病程長達一個月,腹痛隱隱,時有時無,喜溫喜按,是虛弱久病,宜升之消之。

「請問李主任給你開的方子還有嗎?」

「有。」

楊志知說罷,拿出手機,開啟手機相簿,翻找照片。

不一會,他從相簿中找到一張方子。

蜀椒,乾薑,人參,飴糖。

是大建中湯,主治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舌苔白滑,脈細沉緊,甚則肢厥脈伏。

簡而言之,就是治療中寒引起的疼痛,腹部因為疼痛出現面板突起,甚至腸道因為痙攣導致腹部可以觸控長條的硬物。

從其症狀來說,可以確定,這個方子是用於治療「初得時」。

「楊主任,你最開始腹部疼痛時,疼得厲害嗎?」

楊志知若有所思,他仰著腦袋,做出思考狀。

「有一點點厲害,那時我肚子冷痛,就像刀割一樣。」

「那就對了!」

「對了?」楊志知也是學中醫內科的,此時的他開始疑惑起來。

「你第一個方子效果還是不錯的。」這時,李秀立開始點評道。

「後來李主任給我換了一個方子,你看。」楊志知滑動手機螢幕,不一會兒,開啟了另一個處方,「這個是小建中湯。」

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薑,飴糖。

李秀立看了一眼,還真是小建中湯。

他知道,楊志知吃了這個方子後,療效一般,隨後才找了門診的呂主任開中藥。

「給我看看呂主任的中藥。」

「好。」楊志知繼續翻找,不一會兒,便找到了呂主任開的中藥。

乾薑,黨參,白朮,炙甘草。

「這個是理中湯。」李秀立開著手機螢幕,點評道。

「嗯。吃了這個方子,效果不是太明顯。我這個腹痛隱隱的,說不上多難受,但不消除他,我心裡如同墊著一塊大石頭,壓著我不舒服。」

「理解!」李秀立笑著回答。

「你呀,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就把我當成一個普通病人來看待就行。」

「楊主任,在我眼裡,你就是一個普通病人。」

「......」楊志知一陣無語。

剛才他就聽說了,鄧建有一個領導朋友,想要在這裡做針灸,想要李秀立幫忙插隊,結果被李秀立拒絕了。

顯然李秀立是一個油鹽不進的人,不會為了誰是領導,而故意賣弄面子。

李秀立幫楊志知號脈,隨後舌診。

楊志知的情況總結如下:

病程一個月,如今腹痛隱隱,時有時無,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沉緩。

《瀕湖脈學·沉脈》主病詩有言:「沉潛水蓄陰經病,數熱遲寒滑有痰。無力而沉虛與氣,沉而有力積並寒。寸沉痰鬱水停胸,關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濁遺並洩痢,腎虛腰及下元痌。」

楊志知的兩側沉脈主要在於尺部,也就是說應證了「尺部濁遺並洩痢,腎虛腰及下元痌。」

《脈經》對緩脈的描述:去來小快於遲。

尺脈為一息三至,也就是說,一個呼吸時間,跳動了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