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我剛剛就是從五官科過來的,那邊醫生說我得的就是什麼叉叉神經痛。”

老人家很是開心,看見李秀立如此年輕,他心裡就有些懷疑了,可他竟然可以將自己的病說出來,看來還是有點本事的。

李秀立卻是不以為然。

這個病中醫叫‘面痛’,是以眼、面頰部出現放射性、燒灼樣抽掣疼痛為主症的病症,又叫“面風痛”“面頰痛”。

這病女性多見,多發於四十歲以上年紀。

“老人家,您這個病有多久了?”

“一個多月了,我開始去的五官科看病,給我開了一些西藥,我吃了一個禮拜,沒什麼用,那邊醫生叫我來你們這裡看的。”

“嗯。”

五官科拿不定的病人,適合針灸的,一般都會推薦病人來針灸康復科。

可問題來了。

那些醫生,都是叫病人找王明。

“他們有沒有叫你找誰看?”

“沒有,那邊醫生只叫我來這邊看就行了,沒叫我找誰。”

李秀立露出欣慰表情。不是找王明的就好。

上個月就出現了很尷尬的一幕。

他接診了一個病人,自己花費了好多時間和精力,問東問西的,病人終於願意在這裡治療了,可誰知那病人一句話告訴他,他要王醫生來管。

我的娘啊,你要王明管可以,你為啥就一開始就說。

然後,那病人說,我以為王醫生是主任,我就要王醫生管我。

經歷的那一場尷尬的診療後,他每遇到病人來看病,都會詢問病人要找誰,免得違背了首診負責制。

最終,這個老人家辦理了住院。

這個老人家,在五官科已經用了卡馬西平和維生素B1、甲鈷胺這些三叉神經痛基礎藥,治療了一個禮拜無效,最終才來的針灸科。

這病說大不大,可治療起來就是很麻煩。

反反覆覆的臉頰痛,嚴重時甚至會影響一側頭皮和臉頰電灼燒樣疼痛,難受的很。

“李醫生,這個病要打吊針嗎?”

“不用,我們這裡是針灸康復科,很少打吊針的。”

“那這病還怎麼治?”

“誰說治病就一定得打吊針的?”

“我這個還要打點消炎的藥水吧!”

李秀立:“......”

前一句話還說不用打吊針,病人下一句話就想要打消炎藥水了。

老一輩留下的思維定勢,住院不打吊針還叫住院?

他遇到過太多了,不打一點藥水就心裡不舒服。

對此,李秀立早已經見怪不怪了。他很樂意苦口婆心地和病人解釋,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打吊針的。

就比如,現在醫保管的嚴,病人胃部不適,可以進食,你為何不給病人口服PPI,非得打注射製劑?

病人沒有禁食困難,或者禁食醫囑,就是不允許靜脈用PPI,醫保查到了,給你來一次十倍罰款,讓你爽死。

想要我給病人打針?除非萬不得已,為什麼要給病人打?吃藥他不香嗎?

老人家“哦”了一聲,“我覺得我這個病就得打消炎的,以前打了就會好。”

李秀立詫異。

類似於‘我以前打了消炎的,病就好了。’這種話,他遇到太多了,那些病人將消炎藥說得神乎其神,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