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小兒推拿(第1/2頁)
章節報錯
“麻麻麻!”
史玉表情痛苦。若不是知道有效,他可不願意多經歷幾次。
真的是要人命啊。
這大清早的,就見這義診區有醫生在給別人扎針,早晨閒來無事的大叔大媽都開始圍觀起來了。
“這扎針我看見都怕。”
你們開始評頭論足。
很快又有人主動提出。“這個醫生,我脖子好痛,頭也有點暈,能不能扎針?”
此時李秀立剛忙完,他轉頭看向那說話之人。
看來義診扎針還是有用處的,這不是馬上有人來問了。這人啊,還是要宣傳自己,畢竟你不是什麼很牛逼很知名的人。
“可以扎針。”
“你坐好。”
李秀立在他脖子上紮了幾針,然後再叫病人轉頭低頭等一系列動作。
病人想要短期取得明顯的效果,就必須針刺運動。
“醫生,醫生,小孩子肚子痛可以看嗎?”
這時一個婦女抱著一個三到四歲的小男孩,“我聽說有小兒推拿,可是我不知道義城哪裡有小孩推拿,你是針灸科的應該也會吧?”
李秀立笑了,他前不久剛領悟了小兒推拿(中級),雖然是中級,可是基本的手法還是很熟練的。
但是小兒推拿之前,必須排除某些疾病。就比如。小朋友已經腸穿孔了,你再給她做小兒推拿,豈不是耽誤了人家的治療?
小兒推拿適應症非常廣,常用於感冒、咳嗽、發熱、腹痛、嘔吐、咽炎、肥胖、消化不良、少食厭食、疳積、哮喘、支氣管炎,夜啼、驚風、肌性斜頸、腦癱、佝僂病、近視、盜汗、脫肛、溼疹、跌打損傷等治療,以及小兒保健與預防。
然而有嚴重症狀而診斷不明確者慎用。
於是他開口問道,“你家小朋友去醫院看了沒有?是什麼問題?”
“看了醫生,說是腸炎,已經打過點滴了,醫生說沒事了,可現在還是有些痛。”
李秀立看了一眼那小朋友,見他躲在自己媽媽的後面,見他精神倦怠,面色少華。
“小朋友伸出手指頭給叔叔看看有沒有蟲蟲。”
“寶貝快給叔叔看看,他會幫你抓蟲蟲的。”孩子的媽媽鼓勵道。
三四歲的小朋友形氣未充,脈相併不能完全反應真實的情況。因此常用望指紋的方法來代替。
指紋是食指橈側脈絡,分風、氣、命三關,又稱指紋三關,示指自虎口向指端,近虎口處的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
小朋友畏畏縮縮的,低著頭,猶豫了好久,最終才將自己的手伸了出來,“叔叔你一定要幫我肚子抓蟲蟲。”
李秀立笑了。這小朋友真的以為我會抓蟲,不過也好,能夠配合的小朋友,小兒推拿時減輕了一大半的工作量。
畢竟有些又哭又鬧的小朋友,你怎麼給他推?必須安撫他情緒。他以前也曾看過別人做小兒推拿,都是一邊推一邊逗。
如果這個醫生長得本來就喜慶,又招小朋友喜歡,那他一定很適合做小兒推拿這一行。這點道理與兒科類似。
他輕輕抓住了小朋友的小手,捏住了他的食指,開始檢視指紋。
指紋淡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