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陸遜火燒襄陽,徹底擊敗文聘。

襄陽這座巍峨的古城,竟然有近半的房屋被焚燬,城中的百姓死亡不計其數,三萬魏軍精銳蕩然無存。

陸遜組織吳軍士兵連夜撲火,終於在天明時撲滅了明火,然而襄陽城中卻處處殘破不堪,彷佛化作了一片焦土。

然而吳軍終究還是奪取了荊州重鎮襄陽,六萬大軍徐徐開進襄陽城中。

趕來救援襄陽的曹魏上庸太守申耽,在途中聽說陸遜火燒襄陽,襄陽已經失陷後,只得率領軍隊折返回去。

而化妝成百姓的曹魏大將文聘,一時間也不知所蹤,僥倖逃出襄陽的魏軍士兵,根本不敢有絲毫的逗留,紛紛朝著北面逃散,以求儘快逃入大魏的腹地。

陸遜奪下襄陽城後,經過清點,城中的軍糧倉庫早已被大火付之一炬,幾乎沒有任何的軍糧剩下來,倒是一些府庫中錢幣倖免於難,經過清理,莫約得到了五十萬銖錢。

好在陸遜的軍隊帶足了軍糧,而且襄陽距離江陵並不遠,於是陸遜打算趁勝出擊,迅速擴大戰果。

當前襄陽奪取後,陸遜最想要打下的,便是江夏、新野和上庸。

從地理位置而言,江夏郡地處漢江平原的中心地帶,境內水網密佈、道路交錯,長江最大的支流襄江在此處與長江交匯,是長江中游的交通樞紐。

該地又正好處於荊、豫、揚三州的交匯處,扼著長江、襄江水道,且還保留著一支規模不小的魏軍水師,雖然丁奉率領水師北上襄陽時想要一舉殲滅這支水師,可這支水師見到丁奉水師強大,選擇了遠遁,讓出了襄江水道,但難免他日丁奉大軍回返時會遇到這支水師。

而且江夏始終處於吳軍的補給線上,雖然丁奉在兩江互動之處留了一些水師護衛運輸船隻,但陸地重鎮沒能拿下,始終都有腹背之患。

故而,欲穩襄陽,必取江夏。

此外,新野是位於樊城北上宛城的要道之上,算得上是襄陽的藩屏。如果北方的敵軍進攻襄陽,必定要首先進攻新野,隨後以新野為踏板南渡襄江,直取襄陽。當年劉表讓劉備鎮守新野,也是希望依靠劉備的能力,穩固襄陽。故而對於陸遜而言,也是一處必爭之地。

最後是上庸,上庸的西邊穿過西城郡就進入漢中郡,上庸郡的南邊不遠處就是蜀漢與東吳交界的永安一線,同時上庸郡是漢水沿岸的重要城池,漢水從漢中流出,經上庸到達襄樊,最後流入長江。

由此可以看出,上庸郡處於三國交界地帶,離三國的核心區都不遠,是魏蜀吳三國爭奪的焦點地區,同時又有便捷的水路運輸。打下了上庸,一方面距離魏國的核心區更近了;另一方面也算是從一定程度,堵住了蜀國與吳國爭奪曹魏領土的出路。

故而在陸遜看來,江夏為必攻之地,新野次之,上庸更次之,三處都是必須奪取的要地,必須要乘勝出擊,全部拿下。

為了爭取一舉奪取江夏,陸遜傳令給了駐防在建鄴的水師,西進配合陸遜圍殲魏國荊州水師。

此舉原本就在東吳北伐的整體戰略之中,此次東吳北伐,一共分為東西兩路大軍,西路大軍為主攻方向,由東吳大都督陸遜率領十萬精銳,目標是全取荊州;東路大軍則由朱桓率領,全琮、諸葛恪參與其中,目標是羊攻壽春,力爭奪下壽春。

東路軍的水師由甘辛率領,負責掩護大軍,一旦東路軍與曹魏處於對峙相持狀態,甘辛則可分出一部水師沿江北上,和丁奉麾下的水師東西夾擊荊州水師,力爭一舉徹底蕩平魏國荊州水師,從而全面控制整個長江航道。

正是基於這一大的戰略構想,陸遜在奪取襄陽後,除了留下呂據率領一萬東吳兵馬鎮守襄陽外,便開始分兵北上。

自己親自率領五萬大軍,並帶著李異、謝旌和徐楷三員大將出擊,渡過襄江,直逼新野。另一路丁奉在運送完陸遜的大軍渡過襄江後,便率領著四萬大軍直撲江夏,他先要與甘辛的五千水師匯合,找到並殲滅曹魏的荊州水師。

東吳的東路兵馬攻入壽春外圍後,很快便遭到了鎮守壽春的魏軍大將滿寵率領的魏軍主力的阻擊,魏軍在壽春屯駐有大量精兵,吳國東路兵馬不如西路軍強盛,東路戰場很快便陷入了對峙的局面。

一切都如陸遜之前的預料,東路軍成功地拖住了魏軍大量兵馬,為西路軍的北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藉著東路戰場陷入僵持,朱桓按照戰前的佈置,命令甘辛率領五千水師西進,與東路軍圍殲曹魏的荊州水師。

甘辛只是從東吳東路水師中分走了一小半水師,但也有五千人的規模,而且麾下有樓船三艘,艨艟戰船五十艘,走舸快船百餘艘。

甘辛的祖上是錦帆賊甘寧,甘寧乃是一位長期稱霸長江水道的水戰名將,甘辛也很好地繼承了甘寧的水戰天賦,對於水戰有著極高的天份。

她率領著水師沿江西進,一路急行,在柴桑一帶,正好遭遇了躲藏在此地的曹魏荊州水師。

曹魏的荊州水師約有萬人規模,有樓船七艘,艨艟約有六十餘,走舸和其他小船上百艘,無論戰艦數量,還是兵力都比甘辛要多出一大截,可甘辛渾然不懼,立刻下令全軍迎戰。

魏軍見這支下游而來的吳軍水師,兵力明顯比己方少了一大截,便全體出擊,想要吃掉這支吳軍水師。

柴桑外寬闊的江面上,戰艦雲集,魏吳兩國的戰艦齊聚於此,兩軍的戰艦逐漸接近,雙方船上的巨弩開始互射,對雙方都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隨著艦隊越來越近,雙方便開始用弓弩對射,遠端打擊對方。

甘辛冒著如雨的箭失,下令船員駕駛著旗艦,朝著對面魏軍的旗艦衝過去,她大聲喝令道:

“衝上去,我要跟魏軍打接舷戰!”

吳軍士兵都知道甘辛的武藝,一聽甘辛要打接舷戰,頓時個個都變得熱血沸騰,紛紛大聲吶喊,為甘辛助威。舵手則更是駕駛著樓船,飛速地直衝魏軍旗艦。

魏軍見狀,覺得東吳這是要拼命了,一上來就要打接舷戰,便擺出口袋陣,想要包圍吳軍。

船隻迅速靠近,甘辛不等麾下士卒丟擲鉤繩,便暴起一身紅光,提著一把長刀,踏浪而去,迅速登上了魏軍的旗艦。

然後刀光烈烈,上下翻飛,迅速斬殺了一眾吳軍士兵後,迅速躍上了樓船的頂層,看準了魏軍水師主將後,揚起長刀凌空飛起,然後勐然一刀斬下。

如落日長虹,如千鈞墜地,攜帶者鮮豔地紅光,裹挾著無窮的氣勢,一刀將魏軍水師主將斬殺,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