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鍾會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魏,洛陽。
各地緊急動員而來的大軍,陸陸續續地趕往洛陽。
如今洛陽城已經雲集了十二萬之眾,王平的九萬大軍被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三萬大軍抵擋在函谷關外,數次強攻關隘都無法破關。
司馬懿認為,函谷關應當是足夠了。唯一遺憾的便是冀州、幽州的兵馬暫時受到了曹綾叛軍的壓力,一時半會抽不出來,故而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司馬懿馳援荊州的戰略。
曹綾如今已經被宣佈為叛軍了,畢竟司馬懿掌控著朝廷,曹綾又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在河東與幷州作亂,自然很容易就被司馬懿宣佈為叛軍了。
此前王凌叛亂,被司馬懿輕易化解,可這一回曹綾叛亂,這就不像上次那麼簡單了,畢竟曹綾身份高貴,乃是大魏東鄉公主,曹操生前最疼愛的孫女,先帝曹叡的親妹妹,身份高貴。
當她站出來舉旗反對司馬懿時,無論朝中還各州,都有不少的人抱著觀望的態度。畢竟大魏是曹氏的大魏,被司馬懿一個外臣把持,總是有人心生不滿的。
故而總會有人選擇暫不下注,能拖就拖,這便使得司馬懿原本在大魏朝中一言九鼎的局面受到了嚴重的削弱。曹綾怎麼會突然冒出五萬大軍來,這一點司馬懿深表懷疑。
儘管曹綾宣傳的是當日假意投漢的陳泰、夏侯霸、夏侯玄、夏侯楙等忠於大魏的將領,率領部眾重歸她的麾下,以清君側,正朝綱。
可這一點尤為值得懷疑,或多或少,肯定有姜維在暗中扶持。
若是放在平日,司馬懿肯定會親率大軍,直撲河東,親自剿滅這五萬叛軍。
可如今荊州情勢危急,司馬懿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先放在荊州,處理完荊州的事宜後,再回頭解決曹綾這個疥癬之疾。
於是司馬懿任命太尉高柔為冀幽都督,總督冀、幽、並三州兵馬,剿滅曹綾叛軍。
自己如今麾下已經有了十二萬之眾,司馬懿便再不遲疑,直接在洛陽誓師出征,親赴荊州,與姜維、陸遜決戰。
大軍從洛陽一路南下,抵達宛城時,臧霸麾下三萬大軍直接歸屬於司馬懿調遣,他便向司馬懿彙報了姜維異動,說姜維一直沒有來攻宛城,反倒是在宛城以南和陸遜會師,將毌丘儉包圍在了清陽城。
司馬懿聞言,趕緊問道:“姜維這應當是想要先與陸遜會師,憑藉聯軍兵力優勢,硬吃掉毌丘儉的大軍,可探清楚了聯軍有多少兵馬?”
臧霸說道:“斥候回報說,陸遜有東吳兵八萬人,姜維有漢軍七萬五千人,不過清陽一戰,吳軍應該折損了近萬人,故而兩軍加起來,也不會超過十五萬人!”
隨軍出征的鐘會聞言一驚:“十五萬人,那的確是極其龐大的一支聯軍了,怪不得姜維、陸遜會想著一口吃掉毌丘儉將軍麾下的精銳。”
“哼!十五萬人就想吃掉大魏的精銳虎豹騎、青州軍?也不怕被鐵甲崩掉了大牙!”隨軍出征的領軍將軍、都鄉侯蔣濟憤憤地說道。
鍾會便追問道:“姜維可是用大軍把清陽城圍困起來了?”
臧霸點了點頭,“姜維提前攻佔了清陽城北部的棘陽、涅陽兩城,基本阻斷了毌丘儉將軍北上的通路,然後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在清陽城外挖掘了一道大大的壕溝,不知道作何用的?”
“挖了一條壕溝?是怎樣的一條壕溝?”鍾會趕緊問道。
“斥候回報說,是一條寬兩丈,深八尺的壕溝,在城外五里,將青陽城圍住了。”臧霸回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