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安排陳泰和夏侯霸與文鴛一道,和馬岱的兩萬涼州鐵騎救援上庸,這樣明面上是魏軍的援軍,不至於搞得漢吳聯盟破裂,又可以透過騎兵的速度優勢,實現快速地救援上庸。

天水和長安幾場仗打下來,漢軍之中已經有了數萬的魏軍俘虜,魏軍的軍裝向來是不缺的,於是姜維命令馬岱麾下兩萬涼州鐵騎全部換裝魏軍軍裝。

為了實現最快速地馳援上庸,姜維決定讓大軍直接從曹魏境內的出發,不走山路重重,道路狹窄的子午道。

而是從長安東面出發,走藍田往南,過黃泥隘口,直接向南馳援上庸。畢竟文鴛乃是實打實的魏軍將領,以文鴛救出了陳泰、夏侯霸兩位將軍後,夏侯楙派遣三人率兩萬騎兵馳援上庸為由,應該是可以順利透過黃泥關的。

只要過了黃泥隘口,再往南就是一片坦途,可以最快速度抵達上庸,而且是從曹魏境內來的援軍,也不會引起東吳的懷疑。

姜維定好策略後,向文鴛、陳泰、夏侯霸、馬岱四人面授機宜,四人都覺得此策可行。

臨別時,文鴛難得的對姜維投來了感激的目光,輕聲說道:

“姜維,謝謝你!”

姜維大方地揮揮手,對文鴛說道:“文鴛妹妹說的這是什麼話,你我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救援老丈人,我姜伯約義不容辭!”

文鴛知道姜維是嘴上佔便宜,可這一回文鴛卻沒有和姜維鬥嘴,而是滿懷感恩地看著姜維,向姜維拱了拱手,隨後便跟著馬岱一路出長安南門而去。

送走了文鴛等人後,姜維馬上找到諸葛瞻,對小諸葛說道:

“小諸葛,你速速取信給天水廖化,讓他率一萬軍隊入回漢中,又命漢中守將胡濟、董厥,一旦馬岱將軍救下上庸,救出我老丈人文欽後,立即從漢中發兵攻打上庸,屆時馬岱將軍自然會在上庸與漢中兵馬裡應外合,則可輕取上庸。”

小諸葛聞言不由得對姜維豎起了大拇指:“伯約哥哥,之前你要救文欽,我還一度懷疑你見色忘義,要為曹魏做事呢,如今看來,伯約哥哥你還是忠於大漢的,表面是救上庸,實際上是在謀上庸啊!妙哉!妙哉!”

姜維笑著說道:“本都督一向忠於大漢,可昭日月,我這麼清正廉潔有節操的人,自然做任何事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大漢了,小諸葛你以後要多學著點!”

小諸葛很雞賊地跟著點了點頭。

姜維又急切地想要知道夏侯玄入內城勸說夏侯楙的結果如何?倘若勸不動夏侯楙,少不得又要打一場硬仗了。

然而夏侯玄入城之後便猶如石沉大海,再無任何訊息傳出,對此姜維也毫無辦法,只能靜待城內傳出訊息。

到次日天明時,姜維還是沒有收到任何訊息,姜維心說糟糕了,夏侯玄應該是沒有勸說動夏侯楙,估計得打硬仗了,於是他準備召集眾將,商議攻打內城之事。

這時候忽然有斥候來報,說截獲了一份重要的情報。

姜維接過來一看,竟然是一封申斥的聖旨,聖旨的大意是:申斥夏侯玄作為雍涼都督,指揮不力,導致丟失了雍州重鎮天水,著革職查辦。

夏侯楙坐擁五萬大軍,卻坐視天水陷落,不積極出擊,導致雍州局面陷入一片困局,著革職回京,兵權交給即將前來接替他的武衛將軍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