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水之圍
章節報錯
王平在五丈原休整一日之後,便點齊大軍,直撲長安而去。
為了應對姜維極為可能採用的從北部南安和西部隴西兩路出擊,夾擊天水的局面出現,郭淮緊急抽調了駐防於各地的駐軍,將一切兵力集中起來運用,最大規模地增強天水的防禦力。
這便導致了原本駐防於天水和長安之間各要塞的駐軍被抽調了一半精銳到天水去。
在郭淮看來,天水已經是大魏在雍州最後的堡壘了,是萬萬不能丟的,一旦丟了,大魏的雍州就全完了,故而郭淮認為應該集中優勢兵力,堅守天水等重鎮,只有守住了天水,才能守住長安。
郭淮的這一佈置,一定程度上給了王平很大的幫助。
王平麾下六萬大軍突然出現在關中平原,一路向東攻伐,不到兩日便連續攻佔了長安外圍的扶風、咸陽兩城,並且駐大軍於咸陽,派出部隊抵達長安外圍紮營,作出一副要攻打長安的架勢。
蜀漢的大軍突然出現在長安城外,令長安守將夏侯楙十分的震驚,他一面緊急向洛陽發出了求援信,另一方又給雍州郭淮發出書信,斥責郭淮竟然撤掉了長安城外圍的部分駐軍,導致了長安城外圍防禦空虛,這是要陷長安於不顧。
這封信被王平的斥候輕鬆截獲,王平看完後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人家郭淮作為雍州刺史,自然是有他的考量,這夏侯楙幾次坐視郭淮慘敗而不救援,如今自己稍稍威脅一下長安,這個夏侯楙就氣得跳腳了,還怪郭淮不救援自己,這不是妥妥的豬隊友麼?
不過夏侯楙這樣操作,反倒是令王平格外的安心,他相信自己即便不攻打長安,基本上羊攻的任務也能夠圓滿的完成了。
於是他命令士兵把這封信放出去,他有心讓郭淮看到夏侯楙的神操作,哪怕只是噁心一下郭淮,王平心裡也是覺得蠻痛快的。
士兵出去後,張翼來到王平這裡,詢問道:“將軍,如今我軍已經抵達長安外圍了,末將看長安城大門緊閉,顯然是怕了我軍,我軍要不要攻城呢?”
王平笑著說道:“攻,當然要攻了,要不然咱們興師動眾到這裡來幹嘛來了?不過嘛,我軍的主要任務是羊攻作戰,你且記住我軍作戰的關鍵:架勢做足,點到即止!”
“架勢做足,點到即止?”張翼聽完先是有些疑惑,隨即眉頭漸漸舒展,彷佛明白了王平的用意。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裡,蜀軍每天都要上演一出大舉攻城的戲碼,投石車拼命地朝著長安城峻拔高聳的城牆和城門砸,戰鼓陣震耳欲聾,城外的蜀軍殺聲震天,彷佛一副要全面攻城的樣子。
可一旦遭到城頭上的箭雨打擊,又會很快撤回到射程之外,然後大聲地叫陣,痛罵長安城中守軍都是龜孫子,不敢出城應戰。
夏侯楙麾下的將士們聽了,都激憤不已,想要出城應戰蜀軍。可夏侯楙認為這些都是蜀軍的奸計,堅決地下令不準出城應戰,一定要堅守住長安,等待大軍救援。
於是長安戰場,兩軍便陷入了對峙僵持狀態。
三月中旬,姜維收到了王平的信件,王平已經率軍開始攻擊長安,長安守將夏侯楙堅守不出,兩軍陷入對峙。
這時候諸葛瞻就勸說姜維趕緊發兵攻打天水,可姜維卻想等等看,看郭淮是否會分兵去救援長安,畢竟此時王平夾在天水和長安之間,說好聽點是切斷了魏軍天水和長安之間的聯絡,說難聽點便是處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面。
姜維原以為郭淮作為雍州刺史,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坐視長安不理,最好是能夠傾巢而出地去救援長安,那麼天水便唾手可得了。
最不濟也該派個一兩萬軍隊去救援一下的。
可一連等了數日,天水城竟然一個援兵都沒有派出去。
姜維其實並不怕郭淮出擊王平,因為王平現在手上據有扶風、咸陽兩城,又有六萬大軍,兵力強大,小股部隊王平根本不虛,即便遭到大軍圍攻,也能堅守許久。
而自己必將率領軍隊迅速出擊,攻打天水,屆時天水奪下,整個雍州戰局便大局已定了。
所以這個險姜維覺得是值得冒的,想必王平也會存在同樣的想法。
可很顯然,天水並不打算分兵救援長安,以姜維對於郭淮的瞭解,這一做法顯然不符合郭淮的行事風格,在姜維看來,郭淮是個厚道人,即便夏侯楙數次見死不救,但郭淮一定不會這樣做的。
所以姜維懷疑,這個主意應該是天水城中那位傾國傾城的大魏東鄉公主曹綾作出的。
“天水城裡有高人啊!”姜維心中嘆道。他不能再等下去了,此刻,隴西城大軍應該已經快要抵達天水外圍了,自己需要儘快率領與隴西大軍夾擊天水城。
隴西這一路兵馬,此次出征,姜維要求吳懿出兵三萬,因為俄何燒戈上一次不聽軍令,造成了蜀軍的大量傷亡,姜維決定按照軍律,對俄何燒戈打了五十軍棍,並罰俸半年。
五十軍棍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幾乎把俄何燒戈打個半死,俄何燒戈對於姜維的處罰一點怨言也沒有,咬著牙硬生生地捱了五十軍棍。
後來他臥床休養了三日,方才能下地走路,養了五日,還不能上馬騎行。這時候吳懿大軍要開拔了,臨行前,吳懿想讓俄何燒戈留在隴西城養傷,俄何燒戈打死也不同意,執意要隨軍出征,將功補過,吳懿沒有辦法,只能命人用馬車載著俄何燒戈出征。
張薿和潘平,昏迷了一天一夜後,都紛紛轉醒,在軍中郎中的醫治下,身體並無大礙,然而受了內傷需要靜養,故而此次出征天水,吳懿並沒有帶上兩人,而是留兩人在隴西養傷,順便完成兩隻部隊的休整和補員。
故而隴西出徵的軍隊,包括了兩萬羌騎精銳,一萬羌騎預備兵,一千六百白耳軍,合計三萬餘,主力全是騎兵。
姜維這邊,作為此次春季攻勢的絕對主力,則是傾巢而出,姜維調楊儀入南安,掌管南安事宜。
隨即率領馬岱所部兩萬涼州鐵騎,劉豹所部一萬匈奴弓騎兵,諸葛瞻所部三千御林軍、三千南蠻兵和新納入麾下的兩千南安新兵,共八千人。加上樑緒的兩千麒麟軍。
共計四萬大軍,滾滾朝南而下。
三日之後,大軍抵達天水外圍,恰好吳懿也算準了日子,準時抵達了天水西側。
兩軍會師於天水,七萬大軍,很快便把天水團團包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