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一戰,徹底讓涼州鐵騎得到的鍛鍊,且涼州鐵騎和羌族騎射相互配合的戰法,也在實踐中得到驗證,這一戰法對付草原騎兵十分的有效。

蜀軍在此戰中表現出的超強戰鬥力,令劉豹心服口服。

原本他在金城與蜀軍交過手,那時候他認為自己只是輸在被蜀軍突襲上了,如今蜀軍和去卑部匈奴對陣,兩軍堂堂正正地對戰,匈奴騎兵竟然被蜀軍騎兵打得落花流水,這徹底讓劉豹意識到,自己不是蜀軍的對手。

如今一場仗打下來,姜維便在匈奴人心中成為了戰神一般的存在,無論是去卑部逃走的匈奴人,還是劉豹部的匈奴人,都對姜維十分的崇拜,甚至於懼怕。

這大大地有利於姜維將匈奴人的牧場改為耕田,因為如此一來自己就不必費力去解釋什麼了,直接下令即可,誰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姜維承諾過會給投降過來成為自己麾下涼州鐵騎的魏軍士兵分田地,自然也不會食言。

戰後便從蘭州調集了官員,啟動了土地丈量工作。

同時發動麾下士卒,並指揮著去卑部的俘虜兵們,開展了大生產運動。

時值夏季,已經錯過了一年耕作最佳的時機,然而銀川平原一帶,鹽鹼地非常多,需要剷除鹽鹼地的地皮,還需要重新疏浚用於灌既的溝渠。

荒蕪的農田長滿了雜草,原有的田地也需要重新開墾。

這裡面有許許多多的農活需要做,姜維甚至親自下田揮舞起鋤頭,雖然姜維無論前世還是今生,都不會耕田,但他做的這個秀,無疑激勵了廣大將士計程車氣,見到貴為大漢衛將軍的姜維都親自耕作,其餘士兵也再無怨言,紛紛投入到田地之間。

十餘天后,楊儀也來到了蘭州的涼州刺史府。順道還帶了許多蜀漢皇帝劉禪賜下的犒賞士卒的御酒。

於是姜維便把楊儀召到銀川,開始推行他籌謀已久的屯田大計。

楊儀此次赴任涼州刺史府長史,明顯的沒有了往日的囂張氣焰,對待姜維也客氣了許多,可見被閒置許久的楊儀,已經被磨平了不少的臭脾氣。

見到楊儀前來,姜維十分客氣。

“終於把楊長史盼來了,沒想到楊長史願意屈就我涼州刺史府長史一職,實在是令我感動莫名啊!”

楊儀趕緊拱手道:

“姜維將軍肯給我這麼一個廢人重新做事的機會,便是看得起我楊某,涼州雖然貧瘠,卻能讓下官有用武之地,總比做一箇中軍師,在成都老死一生要強。下官既然到了涼州,就一定會竭盡全力,為將軍謀劃的。”

楊儀聽聞姜維重新啟用他的目的是屯田,於是一路上早早地做好了規劃,對姜維彙報道。

“將軍若要在蘭州、銀川兩地屯田,下官以為,可以採用曹操的屯田之法。”

“曹操的屯田之法?”姜維有些好奇,他知道曹操很重視屯田,卻不知道曹操是如何屯田的,於是虛心請教。

楊儀便介紹到:“當年曹操擊破青州黃巾,收穫青州黃巾降卒三十萬,老幼人口百萬,無法養活,便在治下推行屯田之策,不但養活了上百萬的人口,經年累月下來,還囤積了大量的糧草,這才是曹魏強盛之根源!”

姜維點了點頭:“不錯,曹操軍一向糧草充足,幾乎無缺糧的後顧之憂,便是得益於屯田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