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暴起一身的金光,殺出戰場中後,槍花揮舞,瞬間便破開了魏軍的一處盾陣。

盾陣被姜維撕裂後,麒麟軍終於開啟口中,沿著這個缺口魚貫而入,迅速地擴大魏軍盾陣的裂口。

魏軍的盾牆被打破後,其餘的刀盾兵瘋狂地想要堵住這個缺口,但姜維的武藝實在是太強,圍過來的魏軍刀盾兵無一人可擋其鋒芒。

一旦陣線被撕開一口口子後,魏軍刀盾兵的陣線便猶如潰堤一般,被瘋狂湧入的麒麟軍不斷地撕裂,擴大。

而魏軍後軍的弓弩手已經被匈奴騎兵衝殺過一輪,傷亡慘重,鄧艾只得將弓弩手緊緊圍在長槍兵的方陣之內,導致魏軍的陣線越來越擁擠,盡然隱隱有了一種上萬人的魏軍大陣被蜀軍不到數千人包圍了的態勢。

鄧艾深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倘若被麒麟軍徹底擊潰刀盾兵的陣線,則自己的步兵方陣肉搏戰有可能敵不過麒麟軍。

而且失去了騎兵保護的魏軍步兵大陣,還要不斷地遭到煩死人的匈奴弓騎兵的襲擾,長此以往,魏軍可能會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即便想要撤退,也跑不過匈奴弓騎兵。

鄧艾腦子飛速思考著該如何破局,眼下匈奴騎兵的襲擾並不會導致陣線崩潰,但麒麟軍把刀盾兵撕開的口子,卻極有可能導致全線崩潰。

蜀軍之所以可以輕易撕開魏軍刀盾兵的陣線,靠的是姜維過人的武力。唯有擊退姜維,堵上陣線的缺口,方有機會取勝。

鄧艾早就聽過姜維有萬夫不當之勇,自己出發前司馬懿也告戒過鄧艾,姜維武藝超群,輕易不要和姜維單挑。

但鄧艾雖然一直在屯田,卻有天生的神力,並且從未荒廢過勤練武藝,他雖然不知道姜維究竟強到什麼程度,但卻知道姜維幾次三番被魏軍的一個女武將文鴛壓著打。

於是鄧艾心中想著,“連一個女子也打不過,可見姜維的武藝也不過如此,今日我鄧士載便要會一會他!”

於是他大喝一聲:“取我刀來!”

身旁一名親兵趕緊把鄧艾的長刀遞了過去,這把長刀看起來頗為沉重,怕是不比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輕多少,應是精鋼打造,刀身渾厚,刀鋒犀利,彷若透著寒芒。

鄧艾提起長刀,打馬上前,來到陣前,對著姜維大吼道:

“姜維,可敢與我陣前單挑?”

他這一聲大喝,瞬間鎮住了魏蜀兩軍,軍士們很默契地停止了搏殺,兩軍各自退開二十步,給兩人留足了單挑的空間。

姜維沒想到鄧艾還敢跟自己單挑,在自己的記憶中,沒有鄧艾單挑斬殺過誰的記錄啊?

不過好像在上一世,鄧艾曾經和如今還是個孩童,將來武藝可以和趙雲並肩的文鴦交過手。

文鴦作為文鴛的弟弟,在三國末期絕對可以算得上出類拔萃,鄧艾居然還和文鴦打了五十回合。想必鄧艾應該也有不俗的武藝。

姜維於是不由得不重視起鄧艾來。

如今這個時代也真是奇怪,為何人人都覺得武將單挑理所當然,當魏軍將領鄧艾提出單挑的要求後,自己還沒有答應,蜀軍便主動停止了進攻,彷佛姜維不接受鄧艾的單挑,就很不合理似的。

不過單挑也有一個好處,輸了的一方往往會士氣大跌,從而導致陣線崩潰,從而省去了許多的麻煩。

姜維也沒有喝止這種行為,於是也策馬上前,昂首說道:

“鄧士載,我姜伯約接受你的挑戰!”

於是兩人各自策馬,開始朝著對手奔去,姜維不知道鄧艾的實力,絲毫不敢大意,暴起了渾身的金光,挺起長槍朝著鄧艾衝去。

鄧艾也將手中長刀高高舉過頭頂,做出一個噼斬的預備姿勢,卻似乎並沒有爆出真氣護體。

兩人各自一聲怒喝,然後縱馬向前,只聽得當的一聲!一道金光爆開,帶著陣陣狂風,朝著四周擴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