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很快過去,秋季即將來臨。

眼看著隴西、蘭州等地的小麥日漸成熟,俄何燒戈就滿臉的欣喜。

他作為如今羌族的首領,大漢的亭侯,卻心心念念著田間的麥穗,因為他是真正嘗試過餓肚子的滋味的,羌人為什麼要造大魏的反,還不就是因為盤剝太重了,導致經常餓肚子麼?

最近總能聽馬岱說他老家武威的麥田十分廣闊,做出來的麵餅格外香甜,俄何燒戈便止不住地想要去一趟武威。

銀川的分地和墾荒工作在楊儀的打理下,被安排得井井有條,不僅原有的溝渠得到了疏通,田畝也被逐步開墾出來,種上了青菜、毛豆等作物。

楊儀還雄心勃勃地要開建更多的水利設施,灌既更多的田地,讓銀川成為大漢北方最大的糧倉,姜維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援。

他知道找成都要錢是基本上要不到的,於是除了把一大半繳獲的錢給楊儀外,還把神仙居掙的錢,也入股到楊儀的水利設施裡去。

可姜維絕不做賠本買賣,以後官府要用這些水利設施,自己得抽成。

銀川的事宜安排妥當之後,姜維便留下楊儀在銀川繼續屯田,並且從蘭州調來了潘平協助楊儀。

自己則率領馬岱、俄何燒戈、劉豹等部進入蘭州,準備對武威發起攻勢。

姜維讓潘平帶了三千本部兵馬入銀川,還給了潘平五千原劉豹部的匈奴騎兵。

姜維絲毫不擔心楊儀和潘平守不住銀川,因為此時銀川北面的威脅,只可能是來自去卑部,可去卑部已經被自己打殘了,現在肯定還蜷縮在九原城舔傷口。

而來自南部的威脅,無非曹魏,但是曹魏是決計無法繞過蘭州,去奔襲銀川的,除非有人敢下決心率軍跨過茫茫戈壁沙漠,北擊銀川。

而銀川的東西兩側更是有賀蘭山和戈壁沙漠作為天然屏障,所以姜維不必給楊儀潘平二人留太多兵馬。

銀川平原就是一座絕佳的屯田寶地。

臨行前,姜維還給楊儀在輿圖上蘭州西北,銀川西南的一大片山地裡畫了一個圈圈,對楊儀說道:

“楊長史,本將軍從一本古書上,曾見到過一些記載,說這一帶有一個巨大的銀礦,你若能騰出手來,不妨派出一支隊伍前往探勘,倘若真的如古書所言,能找到這座銀礦,並加以開採,那我大漢的國力必將會蒸蒸日上。”

楊儀聽姜維如此說,頓時兩眼放光,趕緊問道:

“將軍,可否把那本古書借給我看一看!”

姜維頓時語塞,哪裡有什麼古書,完全是自己腦子裡的記憶而已,於是說道:

“這本古書已經遺失,真是可惜啊!不過這本古書十分神奇,攀枝花鐵礦能夠被我發現,就是憑著這本古書!”

楊儀聽說攀枝花大鐵礦的發現就是憑藉這本古書的記載,頓時覺得更加遺憾了,

“如此寶書,遺失了真是可惜啊!”

姜維也跟著搖頭嘆息,“好在本將軍記住了銀礦的大致範圍,就只有勞煩楊長史多僱傭礦工,自己勘探搜尋了,倘若真的被楊長史找到了這座銀礦,本將軍一定會為長史大人請功,給你討一個大大的封賞。”

姜維給楊儀畫了一個大餅,極大地鼓舞了楊儀的積極性,讓楊儀只感覺兩眼都在放光。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要到八月中了,雍州的小麥比涼州的小麥先成熟,已經進入到了收割的季節,姜維輕易不敢帥軍去收天水、南安等地的小麥,但也必須防著魏國派兵來偷割隴西的小麥。

於是姜維給傅僉下了命令,令他務必要抓緊搶收隴西的小麥,防止魏軍偷割,務必要保證隴西的軍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