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逸明一聽胡正明的語氣,就知道兩人聊到關鍵之處了,古代尚且要君擇臣,臣亦擇君,現代商業領域,更是如此。

真正的高階人才,從來不單單是錢就能挖來的,你還得有足夠的事業和成就,才能讓這些人中龍鳳為你效力。

尤其是胡正明這種半導體領域的領軍人物,陸逸明更是非常看重,所以他語氣鄭重地說道:“胡教授請說。”

胡正明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嚴肅的口吻對陸逸明說:“製程追趕是一個要持續燒錢的專案,而且只要沒成功,就不可能帶來盈利。我在TSM的時候,他們每年的研發費用接近全年營收的10%,力度相當大,一芯想往前走,不花錢是不可能的,而且花的不是什麼小錢。”

雖然陸逸明已經是亞洲首富,可在胡正明看來,半導體是國家級別的產業,不說舉國之力,至少也必須投入以百億為單位的資金,還不一定能保證成功,私人資本家投資這個,說真的還不如去炒股呢。

一百億拿去股市,操盤輕輕鬆鬆就能割韭菜。

可拿來搞半導體,別說操盤了,你想接盤都沒這個資格啊。

若非陸逸明誠意十足,已經把廠房建起來了,機器也採購回來了,聽說還在大力研發新一代的極紫外線光刻機,胡正明根本不會接受一芯科技的邀請。

隨後,胡正明又想起了胡偉武,於是接著說道:“我聽胡總工說,龍芯專案去年的研發投入還不到10億,本來營收就遠不如TSM,若是研發投入還不加大力度,想要趕超更是難上加難。”

陸逸明瞬間聽懂了胡正明的意思——龍芯專案還得繼續砸錢,並且是超級加倍!

關於龍芯的現狀,他在中海的時候也和胡偉武聊過,不少最新訊息還是從卞渤口中得知的,龍芯04年的研發投入大概在九億八千萬左右,這錢看著很多,實際上卻是包含了晶片設計和晶片加工的。

胡正明來一芯,那肯定是要帶研發的,而且研發的是晶片加工,畢竟設計得再好,你造不出來也是等於沒有。

若是別的老闆聽說科研經費要加倍,怕不是直接急得要跳腳了,一年二十個億的投入,還不保證五年內能賺錢,那些心浮氣躁一心想賺快錢的人哪裡捨得這麼幹?

而且胡正明這一來就要錢,還要超級加倍,換個人也許真就撂挑子了。但是陸逸明不一樣,他知道未來的趨勢,而且更加慶幸現在只需要砸錢就能解決問題。

眾所周知,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因此,陸逸明欣然說道:“好,明年開始一芯科技的研發經費加倍。”

胡正明雖然在陳述事實,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抱什麼希望,畢竟資本家是講究利潤,講究投資回報的,搞晶片投資大見效慢風險高,還要面臨前人的專利壁壘,哪個腦子正常的資本家會投這個?

至於國家興旺發達科技進步?

那關我屁事。

這種事情,胡正明已經經歷過好幾次了,所以他只不過是例行哭窮而已,結果沒想到陸逸明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甚至都沒有跟他討價還價。

在他看來,科研經費的申報屬於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我申請加倍,老闆就算不答應,加30%也是極好的。結果陸逸明直接就加倍了,都不帶猶豫的。

陸逸明的態度,頓時讓胡正明感覺到,自己回國的這個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他同意來一芯科技,多多少少也是抱著一顆愛國的心,希望祖國的半導體產業能有所起色,並且一芯也真的初步具備條件,自然不願意再在一旁浪費時間,要親自下場來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結果,胡正明都還沒有從震撼之中回過神來,陸逸明便問道:“那我先投二十億,你看夠不夠?”

二十億!

胡正明有些激動,他極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以儘可能平靜的語氣說道:“暫時是夠了,有了這筆錢,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攻克90nm的難關,這一步相對好一些,下面的65nm才是個巨大的考驗,到時候還要繼續燒錢。”

胡正明在TSM擔任技術執行長的時間裡,除了幫TSM完成對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的技術積累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升級90nm的加工工藝。

這是他的老本行了,所以對於幫助一芯科技解決這一步,還是很有信心的。

“好,胡教授你放手去做,錢的問題交給我來解決。”

陸逸明聽完胡正明的話也瞬間激動起來,林本堅那邊的極紫外線光刻機已經有了眉目,要不了幾年就能研製成功,這還是多虧了國內光學領域在這幾年時間裡的迅速發展,大量天才紛紛湧現。

毫無疑問這都是陸逸明之前大把燒錢換來的成果。

但是胡正明也不是第一天出來混了,陸逸明說得這麼熱鬧,但是最終能有多少落到實處,卻是一個問題。

“陸總,你這二十億可是實打實的二十億,不縮水?”

陸逸明笑道:“絕不縮水!”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胡正明的擔憂也還是在的。這些年來,陸逸明花錢大手大腳的,投資佈局半導體產業,又扶持軟體行業的發展,撒出的金山銀海,讓人看著就心驚肉跳。

陸逸明當然知道胡正明在想什麼,實際上胡正明擔心的這些事情,在歷史上出現過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