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光刻機(第1/3頁)
章節報錯
島國。
江戶。
島國並沒有明確的首都概念,屬於是政權流竄到哪裡,哪裡就是政治中心。
此時此刻,康尼公司,幾個高層匯聚在會議室裡面,一個眉頭緊皺,臉色都很不好看。
過了好一會兒,坐在上首的董事長富山弘子開口問道:“實驗室那邊出結果了嗎?”
他的眼神陰翳,把技術部長高田五和看得冷汗直冒,戰戰兢兢地說道:“實驗結果出來了,好訊息是機械剝離法生產效率低,無法工業化量產,只能製備微米大小的石墨烯,這不足以動搖矽基晶片在半導體產業裡的地位。”
很顯然,這一套說辭並不能讓富山弘子滿意,他眉頭緊鎖,問道:“那壞訊息呢?”
高田五和嘆了口氣,說道:“以石墨烯晶圓製作出來的晶片,其效能至少是矽基晶片的十倍,而功耗反而更低,更要命的是,石墨烯晶圓對光刻機的要求不是很高。”
富山弘子往後一仰,整個人靠在椅子上,閉著眼睛說:“如此說來,一旦石墨烯完成量產,就意味著矽晶圓只能退出歷史舞臺了?”
十倍的效能差距,更低的能耗,代表著兩款材料之間,存在著無法抹平的技術代差。
這對康尼公司而言,可以說是要了老命了。
畢竟島國在半導體產業的半壁江山,此時就握在了康尼的手裡,因為此時的康尼,是光刻機產業的絕對霸主。
&nl公司,在光刻機行業裡還是臭弟弟一個,微不足道。
也正因為如此,石墨烯這顆大雷,現在落在了康尼的身上,導致康尼的市值大跌,整個半導體產業更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作為既得利益者,最害怕的就是“革新”乃至“革命”。
雖說技術的進步,是文明發展的必然,可歷史的一粒塵埃,落在自己的身上,那也是如泰山之重!
現在,這座山就壓在富山弘子身上。
四月份的中海,陰雨綿綿,如同李易文此刻的心情。
“聽你老丈人說,你打算幹康尼?”
“沒有啊。”
“你不是要搞光刻機嗎?”
“是有這麼回事兒,不過我的對手其實不是康尼,它只是運氣不好,擋著我的路了。”
“……”
陸逸明的回答,讓李易文十分無語。
在他看來,這話簡直狂得沒邊了。
然而對陸逸明來說,這卻是說的大實話。
&nl,還只是飛利浦旗下的一家合資小公司。
全司上下算上老闆31位員工,只能擠在飛利浦總部旁臨時搭起的板房裡辦公。
一出門就能看到板房旁邊一隻巨大的垃圾桶。出門銷售,也只能頂著母公司的名義,在對手的映襯下,顯得弱小、可憐,又無助。
而在那個晶片製程還停留在微米的時代,能做光刻機的企業,少說也有數十家,偏偏只有康尼,憑藉著相機時代的積累,在那個島國半導體產業全面崛起的年代,成為當之無愧的巨頭。
短短四年,當時的康尼就將昔日光刻機大國漂亮國拉下馬,與舊王者gca平起平坐,拿下三成市場份額。手裡幾家大客戶英特爾、ibm、amd、德州儀器,每天排隊堵在康尼門口等待最新產品下線的熱情,與夏國日後眼巴巴等著asml送euv光刻機交貨的迫切並無二致。
時光荏冉,歲月如梭。
曾經的新王,變成了如今的舊王,在這新老交替的關鍵節點上,誰能踏著舊日王者的屍骨崛起,誰就能夠佔據王位,成為新的霸主。
面對著馬上就要江河日下的康尼,陸逸明作為重生者,豈能沒有狠狠踩過去上幾腳的野心?
雖然搞不懂光刻機,但是李易文卻知道康尼是搞光學的。他憂心忡忡地說道:“我們國內在光學領域,基本上沒什麼建樹吧?你要知道,歐美列強的光學專業,基本上十七世紀時就開始伴隨著天文學發展了,相比之下,我們差了幾百年的功課呢,想要奮起直追,談何容易?”
李易文說的是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