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搞這個事情不賺錢,但是社會影響力確實巨大的,真往大了說,這是“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以及“話語權”的制定。

看看棒子國乾的那事兒,陸逸明其實內心還是非常警醒的。因為普羅大眾很難接觸到所謂專業的深化的知識,而百科有“科普”的名頭,本能就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你想啊,大家本來就是不懂這個東西,才過來找百科,而如果百科裡的內容是有人故意扭曲和引導的錯誤資訊,到時候以訛傳訛,三人成虎,危害會有多大?

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如果被有心人加以利用,都會遺禍無窮。比如說課本里的插畫,或許很多人都不會去注意到這個東西,但是一年兩年,十年八年,總會有人看吧?而教材本身是具有權威性的,誰會想到教書育人的隊伍裡面混進了奇怪的東西?

時間一長,錯的自然也就成了“對”的,被人奉為圭臬,當成真理。

而造成這樣的後果的起初,也許僅僅是某些人為了幾百幾千塊錢的小錢。

想想是不是血壓就上來了?

雖然搞這個費錢又不賺錢,但是陸逸明還真無所謂,除了不想讓造歷史這種事情再次發生之外,還因為最近狠狠地從漂亮國航空業身上割了一波韭菜,手裡根本不缺錢。甚至如果直接公佈個人財產的話,估計都能逼近李超人的126億美金身家了,有資格爭一爭亞洲首富的位置。

有錢到這種地步,在陸逸明看來,就可以不必事事務實,可以稍微花錢去務虛了,比如搞個逸訊百科出來,提升一下品牌美譽度,同時也是搶奪社會話語權。

畢竟百科全書這種東西,本質上是對人、事、物的規範化定義,影響力甚至某種程度上堪比教科書。

一般的有錢人能花錢修改歷史課本嗎?

想都別想。

但是如果彷照維基百科來做的話,那麼陸逸明的面前,就擺著這樣一個讓他可以某種程度上掌握話語權的機會。

“你要做?”

李全旺是真沒想到,他這麼一提,陸逸明就要做。他可沒有陸逸明那麼複雜的心理活動,還以為是陸逸明寵他呢,頓時感動得稀里嘩啦的,一臉深情地說道:“渣渣明,你對我真好。”

“咦惹……”

陸逸明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笑罵道:“滾一邊肉麻去,我是男的。”

隨後,他認真地說道:“我覺得這個確實可以搞。我這人有點臭毛病,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想要國產的。既然有維基百科,為什麼我們就不能自己搞個?旺仔,你有沒有興趣?要不要一起搞?”

李全旺有些憂慮地說:“搞是可以搞,但是這東西我聽說賺不到錢啊。哪個啥子會往這種專案裡砸錢?”

他現在剛剛開始享受有錢人的生活,對於金錢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不賺錢的事情他現在都沒什麼興趣幹。

吉米·威爾士與拉里·桑格能在漂亮國找到一群人傻錢多的理想主義冤大頭捐助,不代表國內也有這種人。

畢竟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陸逸明澹然一笑,成竹在胸的說:“別人不敢投資,我敢啊,錢不是問題,但是這東西內容把關一定要嚴。嚴謹,準確,這是我給百科定下的關鍵詞。”

李全旺看著陸逸明:“往裡砸錢的那個傻子該不會是你本人吧?”

陸逸明臉一黑:“滾,不干我找別人。”

李全旺笑呵呵地說:“幹,這事兒有意思,朕恩准了。”

陸逸明和李全旺兩人做事向來都是雷厲風行,主意商定之後,李全旺立刻去拉人頭,陸逸明則是負責出錢贊助,很快就組建起了一個逸訊百科的原創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時清雪也自告奮勇地表示要帶領文學院的高手加入團隊,負責文學方面的內容。

這個提議正中陸逸明下懷,他笑著對時清雪說:“那這個分類我可就交給你了啊。畢竟這個專案越多人參與越好。”

逸訊百科作為一個傳播知識的平臺,除了程式設計師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各個學科的人才積極參與,才能實現陸逸明定下的宏偉目標。做內容不難,蒐集資料來證實詞條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就是純粹需要人力來堆的東西了。

受此啟發,陸逸明直接找到了龍啟權。

“龍校長,我打算跟復日大學聯合發起一個專案。”

龍啟權聽說陸逸明又要跟復日大學合作專案了,頓時非常高興,問道:“不知道陸逸明同學又打算跟復日大學合作什麼專案?”

陸逸明問道:“龍校長,你知道維基百科嗎?”

2001年1月13日,吉米·威爾士與拉里·桑格兩人在網際網路上推出的網站服務是維基百科的前身。

2001年1月15日,正式展開網路百科全書計劃。維基百科的翻譯名來源一桑格提出的新詞“wikipedia”。

五月份,維基百科推出中文版。

可以說,現在的維基百科是一個剛剛出生半年的嬰兒。

李全旺居然已經會用維基百科來學習了,這其實挺出乎陸逸明的意料之外的。這說明李全旺在上大學期間也成熟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