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林淑儀的嘲諷,陸逸明反倒是表情嚴肅起來,一本正經地說道:“確切來說,我的資產應該只有李超人的三百五十分之一,他目前的資產相加起來大概有一萬兩千億左右,其中淨資產七千多億。並且這個資料到了明年還會拉大。”

林淑儀驚訝不已:“我就隨便說說,你居然跟我擺資料?他有多少錢你都清清楚楚,你還說你們不熟?”

陸逸明黑著臉再次強調:“我們真不熟!”

林淑儀又問:“那你說這個資料明年還要拉大,你憑什麼這麼說?你還知道什麼?”

陸逸明也不隱瞞,開口說出了他知道的資訊:“一九九四年的時候,李超人賣掉和記黃埔,開啟電信產業的第二次嘗試——收購法蘭西通訊商e。而在被李家收購的五年時間裡,e的使用者量已經從三百萬擴增至三千五百萬。”

“十倍以上的使用者量增長,使得這家公司已經成為了不列顛的第三大移動運營商。”

國內的通訊行業都是官營壟斷的,私人資本根本沒有插手的機會,所以林淑儀並不知道這門生意的利潤有多驚人,當即問道:“都第三了,那不是挺好的嗎?”

陸逸明看了看旁邊,然後壓低著嗓音:“我聽說不列顛的沃達豐集團和德意志的曼內斯曼集團,兩家對李超人手裡的這個‘橙子’很感興趣,所以都打算斥資收購。”

這兩家公司,正巧是不列顛電信市場的老一和老二,可謂不是冤家不聚頭,誰能吃掉排第三的‘橙子’,誰就能成功登頂。

林淑儀聽得倒吸一口涼氣,面露驚容:“兩家互相抬槓,那價格豈不是要飈到天上去?”

陸逸明盤算了一下,點點頭:“不多,大概也就一千億左右吧,操作得好的話,賺個一千五百億也是輕輕鬆鬆。”

實際上,李超人憑藉一手“逃售”e的操作,累計共賺到了差不多一千七百億港元。號稱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他,卻總是能夠把生意做到極致,掏空對手的口袋。

論做生意,李超人當真是天賦異稟,無人能出其右。

如今的香江,剛剛經歷了九七亞洲金融風暴,作為旋渦的中心,香江股市和樓市暴跌。以房地產和股票起家的香江富豪全都遭受了巨大的打擊,普通百姓的日子同樣很不好過。

偏偏李超人卻在這個幾乎所有香江人都要勒緊褲腰帶艱難度日的時候,帶領整個李家逆潮流而動,在幾年前就開始部署分散投資,不僅成功避開了金融風暴的衝擊,還超過老對手李照基家族,一舉登頂。

由此可見,他的商業眼光和手腕是何等的老辣。

林淑儀覺得,陸逸明可能比在場的所有人都更加了解李超人。

而認識到了這一點之後,林淑儀卻也感覺到更加好奇:“你既然什麼都知道,還敢說要超過李超人?”

陸逸明目光悠悠:“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林淑儀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隨後又回想起陸逸明剛才的話,當即小聲問道:“那e公司的股票是不是明年就會瘋漲?”

陸逸明輕描澹寫地朝她點了點頭:“是的,所以我早就入手了啊,之前沒跟你說過嗎?”

林淑儀抿著嘴,銀牙都快要咬碎了,生氣地瞪了陸逸明一眼:“沒有!”

陸逸明眨了眨眼:“哦,那你現在知道了。”

林淑儀恨不得脫下自己的高跟鞋給陸逸明兩個大逼兜。

這傢伙,太氣人了!

現場,燈光突然暗了下來,陸逸明靠在椅背上,神態悠閒:“拍賣開始了。”

拍賣的過程,實在乏善可陳,本來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那麼多意外發生。

李超人早已經放出話來,說一號地塊他勢在必得。

如今在場的這些人不管是財力還是影響力,都遠遠比不上李超人,自然沒人能與之爭鋒。倒是有幾家北邊來的房企,不想白來一趟,象徵性地舉牌抬高了價格,可最終一號地塊還是不意外地落入了李超人中。

一號地塊差不多三十萬平方米,起拍價八個億,最終成交價為十億七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