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我要娶表妹!【求月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離開三七二十一科技之後,一直沒怎麼開口的時清雪問道:“我看那些人對你好像很客氣,這公司你開的嗎?”
陸逸明說:“不是,我只是投資人而已,我只出錢然後等賺錢了分紅,其他的事情我不管的。”
時清雪若有所思,說:“難怪我爸總說有錢的人越有錢,沒有錢的人會越來越沒錢,估計就是這樣。有錢的人拿著錢到處去投資,讓別人去幫忙賺錢。沒錢的人只能掙扎求生,生態位被有錢人佔滿。”
陸逸明說:“現在的夏國窮是窮了點,但是機會還是很多的,各行各業都還沒有飽和,只要敢想敢幹,找準風口,就算是一頭豬都能夠飛起來。佔山為王割據一方什麼的根本不算什麼。我預計,再過十年,能賺錢的生意就會被人給佔滿了。按照專業一點的話來說,行業壁壘和階級固化就形成了。對於普通人來說,那個時候才是災難的開始。”
所謂資本,就是錢生錢的模式,而金融行業的發展,則是直接加速了企業的迭代。
在舊工業革命時代,一家企業想要從無到有的壯大,也許需要十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慢慢積累。
可是股票市場的出現,卻讓這個時間縮短到了幾年,乃至只有幾個月。
以谷歌為例,一九九八年的時候,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才拿著東拼西湊來的一百萬萬美元在車庫裡鼓搗創業。
而六年之後的二零零四年,谷歌成功運作上市,市值直接就突破了兩百三十億美元。
六年,兩萬三千倍的增幅,這就是金融的力量,這就是股票交易的魅力,對許多人來說,這就是驚天豪賭。
但這背後也反映出了在新的時代,金融的力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誰掌握了資本,誰就擁有了一切。
與之相反的,普通人將永遠只能當韭菜,無論怎麼掙扎,都難以實現階級的躍遷。
作為過來人的陸逸明,對此自然是感觸頗深,同時也非常慶幸自己能夠從頭再來,脫離了那泥潭一般讓人無法喘息的生活。
回到下榻的酒店,時清雪好奇地問道:“我媽的時錦記你有股份,我爸的那個房地產公司你也有股份,還有你開的網咖……你到底投資了多少家公司啊?”
時清雪這麼一問,陸逸明一下子都愣住了:“啊,這個問題,我都忘了。我想想啊。你爸的公司,你媽的公司,我自己的公司,這個三七二十一,還有網咖,有……我打個電話問問。”
時清雪吐槽道:“你自己都不記得了?”
陸逸明理直氣壯地說道:“很正常的嘛。”
隨後,陸逸明打了個電話給李易文,問道:“表哥,我現在有多少家公司來著?我自己開的和控股的。”
李易文陡然接到陸逸明的電話,突然之間也有些卡殼,愣了一下才說道:“我去翻翻檔案。”
過了一會兒,李易文說:“先是開了同心網咖,然後去香江接盤了未來資本,搞了個未來基金,然後跟劉天王合作成立了明華娛樂,又拿下了精益地產和時錦記,拿下了三七二十一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成立了明元科技,光電汽車,投資了亞信和小靈通,還有傑克馬。收購了東華報、香江商報、星島日報。美利堅那邊還有合資成立的蘇喬影業。”
聽著李易文報了這麼一長串名單,陸逸明自己也嚇了一跳。
“嚯,這麼多啊。還有嗎?沒有遺漏的吧?”
李易文被這一問,也有些不確定,說:“那我再查一查,查到了告訴你。不是我說啊,我們是不是應該把業務整合一下,成立集團公司什麼的?這麼多業務,沒有龐大的業務團隊,實在是管理不過來啊。我都要要被你給使喚死了。”
李易文的這個提議,陸逸明其實也有想過,於是他說道:“嗯,你的這個提議很好,等我回去之後,我們好好商量一下。”
李易文問道:“你又幹什麼去了啊?”
“旅遊。”
“……”
陸逸明打完電話,把剛才李易文跟他說的話轉述給時清雪聽。
時清雪聽完,頓時目瞪口呆。
“居然有這麼多?難怪你記不住。”
隨後,時清雪似乎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驚訝地問道:“對了,蘇喬影業既然也是你投資的?”
陸逸明挑了挑眉毛,說道:“是啊,怎麼了?”
時清雪笑著說道:“我在美利堅的時候,喬伯伯逢人就誇他那個兒子最近非常上進,開了一家影視公司之後,認認真真地在拍電影。”
陸逸明的腦海之中,頓時浮現出一副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終於改邪歸正之後老懷大慰的模樣。
“不僅僅是我跟喬克,還有你舅舅蘇振革,這公司是我們三個人合夥創立的。這公司最近在拍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直接砸了三千萬美元呢,他能不上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