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眾人疑惑的眼神,劉天王倒是顯得信心十足:“我們的電影裡面有一個角色就非常符合陸先生的人設,陸先生出演的話,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本色演出。”

隨後,他又調侃道:“而且陸先生的形象和氣質都這麼好,完全可以在後面把內容剪輯出來當宣傳片。陸先生,為了電影的票房,你就犧牲一下吧。”

劉天王的意思表達得很明白了,其實就是想要藉助陸逸明的身份和名氣,來給影片打廣告做宣傳。

陸逸明對此哭笑不得:“好傢伙,你還在這埋伏了我一手。”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陸逸明對於拍戲這個體驗,還是感覺非常新鮮,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為了照顧陸逸明和林瑜貞他們的學習,王京直接把電影的其他鏡頭全部往後推,集中時間拍下了陸逸明他們的戲份。

他們的戲份並不多,而且基本上也沒什麼臺詞,純粹就是一個體驗專案。

而趁著拍戲的空檔,陸逸明也私底下找到了劉天王,詢問他道:“我之前的提議,你考慮得怎麼樣了?”

劉天王皺著眉頭一臉凝重,心中仍是遲遲沒能做出決定:“我也一直在想這件事情,但現在還是沒想出個頭緒來。”

陸逸明很清楚劉天王在考慮什麼,便建議道:“要不這樣,你可以繼續立足香江,然後在閒暇之餘,再去內地試試水,這樣就是兩條腿走路,而非孤注一擲。”

劉天王一聽,眉頭上的皺紋頓時少了很多,對此非常認可:“這個倒是可以試試。”

不用拋下在香江娛樂圈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資源、人脈和名聲,他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但陸逸明也提醒他道:“雖說立足香江,但一些拍攝的資源和機會,還是要開始向內地傾斜了,比如選角的時候,多給一些內地演員機會,這很重要。”

香江的明星,往往都有很大的地域侷限性,除了八、九十年代早期成名的這一批,後續基本上青黃不接,往後十幾年,就再也沒有一個能扛大樑的新人出現。

反倒是內地,群星璀璨,人才輩出,不少人更是衝出亞洲,走向國際。

這幾乎是註定的結果,畢竟內地經濟發展起來之後,自然更願意支援內地出身的演員,這沒什麼好指摘的。

對於陸逸明的這位幕後大老闆的建議,劉天王自然不敢忽視,更不敢拒絕,並且他其實比陸逸明更加知道現在香江娛樂圈的窘迫。

“我會認真考慮陸先生的這些意見的。”

陸逸明隨後又順嘴提起了另一件事:“這幾天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這世上,有太多的好故事拍不出來,主要還是沒錢,沒名氣,沒機會,最後只能被時光和歲月埋葬。”

對於此事,陸逸明是發自內心地感慨:“要知道,創作的黃金年齡就那麼點,人生苦短,耗著耗著就只能選擇放棄。所以我打算發起一個創投計劃,不僅多給內地的演員機會,更是打算大力扶持內地出身的新銳導演,徵集好的劇本,把那些有趣的故事直接拍出來!”

劉天王聽完之後,心中也頗感唏噓,因為陸逸明說的這些話不僅是現實的寫照,更是影視圈中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是許多鬱郁不得志的電影人,一生悲劇的縮影。

畢竟,為了電影而付出一切的大有人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靠一次的孤注一擲就賭贏一生。大部分的人,往往一次失敗後,就從此一蹶不振的,被埋沒在歲月的餘盡之中。

陸逸明直接給劉天王拋來了橄欖枝:“怎麼樣?合作一波?”

劉天王頗為心動,也頗為期待:“要怎麼合作?”

陸逸明當即說出了他的想法:“我出資一個億,我們合作成立一家影視公司,專注於在內地投資拍攝電影。搞一個新銳導演創投計劃。你不用出錢,我聘請你當CEO,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運營,我給你百分之七的乾股。”

“一個億?”

劉天王聽到這個數字後,不禁為之咋舌,這是一筆他現在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來的鉅款,可對陸逸明而言,卻不過是隨手就能逃出來玩票的小錢,甚至就算虧了也無所謂。

但是他很疑惑,畢竟事出反常必有妖。

“陸先生,請原諒我的魯莽,我其實心裡面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什麼你會選擇我呢?”

他的意思是,香江演藝界目前來說還是有很多人才的,別的不說,四大天王四個人,除了他之外還有三個呢。

劉天王終究是一個十分務實的人,雖然他心裡面非常想跟陸逸明合作賺錢,但是當陸逸明真的選擇他,而且把錢和資源都往他身上砸的時候,他又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就像是忽然天上掉餡餅,但掉的是金餡餅,直接把他整個人都給砸懵了。

“為什麼是你啊……”

說起這個事情來,陸逸明心中倒是頗多回憶。

劉天王本人,在2004年左右,就會將目光投向內地,《天下無賊》就是他投資並且親自參演的第一部內地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