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躍光根本不知道陸逸明的底細,但是他依舊十分不屑。

因為陸逸明是從內地來的。

在郭躍光心中,國外第一,香江第二,內地算個什麼東西?

從內地來的,只配在香江做苦力。

香江容忍他們過來討生活,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畢竟,書裡面都說了,現在的內地還屬於蠻荒狀態。

至於收購了嘉華基金公司?

這種連工資都發不出、負債一千多萬的基金公司,那能叫收購?

在香江,怕是送都沒人要。

也就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大陸仔,願意當冤大頭,砸錢接盤。

“我跟你又不熟,有什麼好談的?”郭躍光輕哼一聲,壓根就沒有跟陸逸明交流的打算。

“呵呵。”

陸逸明笑了一聲,隨即聳聳肩,放棄了和對方繼續溝通打算。

隨後,他稍微提高了音量,對其他人說道:“陳嘉樺先生的眼光不錯,你們每個人的履歷我都看過,你們的才能無可挑剔。我相信如果你們能夠同心協力,必然能夠在嘉華基金公司成就一番事業。”

實際上,陸逸明這話是瞎說的。

人的能力,透過履歷是看不出來的。

諸葛亮當年出山之前,可是連工作經驗都沒有的。

但這些都不重要。

陸逸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陳嘉樺組建的這個團隊,分工明確,而且已經磨合過,接手公司之後立刻就能指揮他們幹活,可以省他不少事。也算是穩定軍心。

“我不管你們之前是怎麼樣的,但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如果完成我交代的任務,我每個月的獎金絕對會讓你們滿意。相反,如果你們拿到了工資還懶懶散散,工作不積極,我也不會講什麼情面。就跟這位郭躍光先生說的一樣,我們現在不熟,所以我也不會講什麼情面,聽明白沒有?”

這是職業圈裡最基本的話術,先是畫大餅,然後再提出警告。

當老闆的,既要讓員工看到未來發展的希望,同時也要樹立好自己的權威。

《劍來》

然而,郭躍光卻是一臉不屑:“嘉華基金現在名聲已經臭了,想找人拉投資都難,現在管理的這點錢,到期還要支付投資人的利息,你一個小屁孩,在這跟人畫什麼大餅?你別說獎金了,你能堅持發工資,那我都算你厲害好吧。”

好幾個人都覺得,郭躍光說得沒錯。

實際上,雖然不清楚嘉華基金公司現在到底是個什麼財務狀況,但是從陳嘉樺一言不合就直接跳樓的情況來看,應該比大家所有人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要知道,這些在金錢堆裡打滾的金融精英,看重的絕不是一份薪水,對他們來說,年份好的時候,十三薪十五薪乃至二十四薪都不是沒可能的,少數成為公司高管乃至合夥人的頂級大佬,更是能夠拿到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收入。

開豪車,戴名錶,出入高檔消費場所,揮金如土,這才是他們渴求的生活,就如同狼生來就是要吃肉飲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