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對戰,冰與火(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掛在場中的電子屏上,資訊變換。
螢幕被分為兩塊,兩邊的最頂端寫出了第一場對戰的學生姓名,以及頭銜。
秋明雪、李耀,都為四階御卡師。
下方則是階梯式地顯示著10張空白卡牌,從上到下,分別是該位選手四階到一階的星卡,每階一行。
“這好像是星卡大賽的標準賽制啊。”陸離看著大螢幕說道。
在之前的比賽流程中,為了節約時間,雙方選手都是上臺就開打,根本沒有如此陣仗。
“對,就是星卡半公開的賽制。”耿小文點頭,“雙方會公開1張四階星卡、1張3階星卡、1張二階星卡以及2張一階星卡,這五張星卡被稱為公開卡組,而隱藏起來的五張星卡則是被稱為對策卡組。”
之前也有簡單提到過,在星卡大賽中,公開卡組在整個賽程中是無法更換的,而對策卡組則是每場一換,用於針對敵方選手。
正說著,螢幕上空白的卡牌上,開始出現圖案與文字。
公開卡組講求“自成體系”,因此一般來說會是同一屬性。
因此秋明雪公開的五張星卡是清一色的蔚藍,而李耀這邊則是如同火焰一般的赤紅。
其實,水和火之間的剋制關係比較玄妙。
水本身是剋制火的,但是它的分支——冰又被火焰剋制得死死的。
不過,用腳想想都知道,這兩位選手的對策卡組必然不可能全是單一的火屬性或者冰屬性。
像是秋明雪,肯定會藏幾張水屬性星卡用來剋制李耀。
而李耀則有可能預判秋明雪的預判,在卡組中隱藏幾張剋制水屬性的土屬性星卡。
也正是因為這種特別的賽制,導致每年的星卡大賽都會出現各種千層博弈和老六選手,讓觀眾們驚歎不已。
這種“充滿未知和驚喜”,使得星卡大賽收視率特別高,年年長盛不衰。
在雙方公佈五張星卡後,比賽並沒有立刻開始。
秋明雪和李耀分別站在決鬥場的兩邊,做最後的調整。
——也就是將陰人(劃掉),對策的星卡裝載至識海空間。
若是在星卡大賽的準備階段,主席臺上的解說們會為觀眾們稍微點評一下雙方的公開卡組,並且預測一下雙方為了剋制對方攜帶的對策卡組。
甚至在電腦上觀看直播的時候,觀眾們可以用滑鼠點選選手的公開卡組,檢視詳細星卡介紹。
但是大家也都見識過了,那位坐鎮廣播臺的男人有多擺爛,他才懶得給觀眾們講解些什麼。
他最希望的是,三場對戰都能夠一卡決勝負,然後趕緊下班走人。
過了大約十分鐘,站在場地北面的秋明雪率先向裁判舉起右手,示意自己已經準備完畢。
而南面的李耀也幾乎不分先後地舉起右手。
站在場地中央的裁判分別朝雙方點頭。
“星卡過載。”
擺爛哥的聲音再次從廣播裡傳出。
星卡過載,是御卡師使用星卡的一種方式,能夠將所有星卡在同一時間用出,並且讓卡牌集體進入五分鐘的冷卻狀態。
但透過這種方式使用出來的星卡,並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這種雞肋的使用方式,基本只存在於公平對戰的準備階段,防止有人率先積攢蓄能值,出其不意地開局高階星卡糊臉。
“入場。”
在雙方操控卡組進入冷卻後,廣播裡再次傳來懶洋洋的聲音。
原本站在場地兩端的兩位選手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