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主動加註(第1/3頁)
章節報錯
夜晚,李昂的部隊從北向南一路進軍到了馬丹村。
剛與馬丹村的部隊打了個兩敗俱傷的異端審判庭,自然不敢擋在大軍行進的方向,聖裁官拉斯穆直接帶著傷痕累累的隊伍向西而逃。
馬丹村死傷無數,整個村子有一半人被殺,房屋和各種設施也損毀得七零八落,但似乎卻算是‘打贏了’——異端審判庭留下了近七百具屍體,但沒能在馬丹村撈到任何好處。
審判庭的部隊屍體上大多都帶著不少金銀細軟,這些戰利品屬於馬丹的村民,李昂的大軍並沒有阻止馬丹的村民收拾戰利品。
以‘勝利者才有資格打掃戰場’這個邏輯來看,馬丹村確實算是勝利的一方,即便他們付出的傷亡是異端審判庭的兩倍以上。
李昂對馬丹村的村民表現出了相當友善的態度,他像是在對待盟友一般,下令部隊務必對馬丹的村民保持克制。
為了不產生誤會,他甚至沒讓大部隊進村,只靠著村子在外圍紮營。
隨後商隊開始正式營業,許多商人入駐了這個正在收拾屍體的村子,輕車熟路的擺出了大規模商品展銷會的架勢。
戰利品總是要賣的,打掃戰場時搞到的錢也總是要花的,商人們的到來正符合馬丹村民們的意願。
駐紮在村外的烈獅境大軍也沒有騷擾村民,反倒像是在為村子提供保護一般。
事實上也確實是,只不過他們是在為商人提供保護——部隊是要從商隊利潤中分成的,保護好商隊,就能獲得商隊利潤的一部分,這是李昂給烈獅境大軍的承諾。
長河速運只負責物流運送,但到了地頭之後長河速運的任務就等於已經完成了,商人們自然得自己承擔安全風險,也就是付出一定的利潤尋求軍隊的庇護。
或許聽起來這像是在收保護費,但事實上,這就是商稅。
這趟生意利潤足夠高,而且李昂大人的商稅收得不重,所以商人們都很配合。
再說,埃裡克一直在商人們中間維護秩序以及安撫情緒。
也就是說,商人們一路做買賣,會將商稅交到李昂手裡,然後李昂會將這些錢分給集團軍內那些小領主和騎士們。
這使得集團軍全都樂意服從指揮,沒人在出征途中搞任何派系鬥爭——就算那些領主對李昂有什麼意見,至少底下的騎士和士兵們不會跟第納爾過不去。
給錢的才是甲方老闆,這是很基本的道理,任何一個士兵都懂……所以集團軍實際上是一直跟著商隊行動的,只要商隊服從李昂的指揮,集團軍就肯定會聽指揮……
如今集團軍對馬丹秋毫無犯,實際上也是第納爾的力量——大家都知道,既然商隊駐紮在了馬丹,那麼馬丹村就會為所有人帶來大量收益,那自然是不能禍害的,必須秋毫無犯……
領主大人這個新任元帥可比烏爾裡克國王大方多了,加入到集團軍內的小領主們多少有些後悔沒把所有精銳家底帶出來——李昂給他們分配利潤是按披甲士兵的數量來算的,也就是精銳士兵越多分得就越多。
不少小領主開始盤算,是不是應該去辛加爾買些裝備,就地武裝一些披甲士兵出來……
……
不久後,艾希科曼城主巴哈曼也來到了馬丹村。
巴哈曼今年已經五十九歲了,再過半年,他就將步入被德夏人稱為‘瓦塔神也無法關照’的年紀。
沙漠中的生活更容易催人老,通常情況下,這個歲數的德夏領主都已經沒什麼雄心壯志了,盤算怎麼讓後輩繼承家業才是最主要的事務。
但巴哈曼並沒有如此。
他依然強壯有力,依然經常帶著他的‘加齊掠奪者’到處‘狩獵’,依然渴望更多的權勢與第納爾。
在巴哈曼這樣的德夏領主眼中,到其他國家去劫掠就是他們的日常工作——在他們看來這也算是為德夏做貢獻,還能為自己弄到取奴隸和財富。
只不過這種日常工作的風險確實比較高。
事實上巴哈曼不止一次的在帶兵劫掠的過程中被擊敗,在過往的幾十年歲月中,巴哈曼至少吃過十次以上的敗仗。
但每一次他都能順利逃脫,然後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