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歷355年11月。

李昂這邊正在製造敵人,而巴克斯帝國馬略皇帝,正在考慮如何解決那些被巴克斯人自己製造出來的敵人。

兩個月前,馬略皇帝親自登上了思源城的城牆,與希拉·尤扎斯的叛軍開始了艱苦而漫長的首都保衛戰。

皇帝陛下親自站上城牆,這對於思源城的人們而言是巨大的鼓舞,思源城內的將士們自然也士氣倍增。

但這一仗仍然打得極為艱難。

叛軍的軍力一直在不斷增加,希拉·尤扎斯與德謨斯希·奧古斯都的叛軍大概是放棄了所有的地盤,將全部的軍力都投入到了圍攻思源城的戰鬥中。

到了十月初,叛軍軍力甚至達到了六千多人,是思源城守軍的三倍。

那都曾是帝***團中的主力部隊。

一百多名暗影百夫長,像改革之前那樣率領著超過三千人的農兵;

六百名帝國不朽者構成了極強的攻堅部隊,唯一的好訊息是帝國凡衛基本沒人反叛;

三百名帝國騎士帶上了兩千多人的扈從。

此外,思源城東南方向的奧來加堡已經被拜蛇教攻陷,拜蛇教數千人的大軍也從南面向思源城發起了進攻。

如果把兩面的敵人加起來,思源城面對著上萬敵人。

而目前的思源城,卻僅僅只有帝國不朽者軍團一千兩百人,再加上千餘人的守城駐軍以及一些臨時徵召的民兵,總軍力不過三千而已,精銳度方面也沒有任何優勢。

當然了,思源城畢竟是首都,各種物資儲備都是很充足的,馬略皇帝也一直胸有成竹指揮若定。

在馬略皇帝看來,敵軍人數眾多不算是什麼麻煩,畢竟人數多了補給就困難,叛軍的糧食早晚會出問題。

而且進攻方總是更容易露出破綻,只要穩守思源城,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機會一擊破敵。

而思源城的各種儲備,足以支撐一年以上,民心也沒什麼問題。

所以他原本並不太擔心,只要穩紮穩打不犯錯誤,不出一個月,叛軍就得撤圍。

但馬略皇帝再次遇到了意外情況。

圍城戰居然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叛軍不但沒有撤圍,反而打得越發的精神了,完全沒有糧草不足的意思。

兩個多月裡,希拉·尤扎斯的叛軍從北面發起了五次大規模強攻,而拜蛇教的大軍,也在南面嘗試了三次。

雖然敵人的全力攻擊每次都被馬略皇帝擊退,但一直這麼下去可不是個辦法。

十月已經過了,敵人恐怕已經搶收了周邊地區新收穫的糧食,指望敵人斷糧是不太可能了。

反倒是思源城,如今已經被鎖成了孤城。

畢竟是兩面遇敵,又得不到什麼支援,確實很難操作。

馬略皇帝嘗試過帶不朽者軍團出城,將叛軍和拜蛇教吸引到同一個戰場。

但不知道為什麼,拜蛇教的大軍在遇到這種情況時總是會主動退卻,似乎是刻意約束著部隊不去與希拉的叛軍產生衝突。

馬略皇帝打算讓敵人之間狗咬狗的想法也落了空。

這也是馬略皇帝從未遇到過的情況——拜蛇教這些異端竟然變得有腦子了?

而叛軍也在有意識的約束隊伍不與拜蛇教產生衝突,兩邊的敵人就這麼一南一北的封鎖著思源城。

由於強攻不成,叛軍和拜蛇教幾乎是不謀而合的發起了疲兵戰術。

或者說不算是不謀而合——叛軍白天鬧騰,拜蛇教晚上出動,圍城戰很難說他們到底是在強攻還是羊攻,總是要應對的。

所以思源城的部隊也被馬略皇帝分成了三個

部分,三班倒的上城防禦,但這樣一來就很難做到一戰破敵了。

思源城陷入了被動局面,戰局也就這麼一直持續到現在。

雖然叛軍和異端都無法攻破馬略皇帝的防禦,但思源城也別想和外界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