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1/2頁)
章節報錯
遼遠馬車的行過山林,奔進峽谷,一路直向遼東郡陳越中府奔去。
此次因水域失守,陳越病倒在了塌上,他面容憔悴,內心無比的沉重與抑鬱。
此時一士兵急匆匆來報道:“報!將軍!!有一人在府外說要拜訪將軍,這人腰間掛有玉印,穿著錦繡華麗的官服,身後還跟著上千人隨行,真是大有排場,好生氣派呀!”
“噢!這會是誰!”陳越心中暗自喃語道
“嗯,這樣,將他請入堂中,我隨後就出來與他相見!”陳越道。
遼遠被陳越計程車兵請入府上入坐,靜坐了一會,見陳越快步走來,隨後向右座坐去。
府中僕人向他們二人都送上了一杯清茶,陳越觀望向了遼遠,後道:“不知閣下從何方貴地而來,找我有何貴幹呀?”
遼遠道:“哈哈!將軍,我和你是同鄉呀!
陳越驚訝道:“噢!”
遼遠道:“記得當年郡中受洪澇之災時,各地百姓食不果腹,你打來肥魚贈送給我們。那時我還吃過你贈送的肥魚嘞!當洪澇過後,你又惦記那些無兒無女窮苦的老叟,時常打來魚送給他們,如今郡中百姓無不誇將軍賢德愛民、體恤百姓、治理有方呀!”
聽了遼遠陳述事實,陳越頓時樂開了花,於是便與遼遠越聊越投機,聊著都是遼東郡這些年的發展近況&bp;,此時遼遠觀時機已到,便覺得是時候該進入正題了。
遼遠道:“遙想當年王莽篡位,弄的民不聊生,而如今又是四分五裂的局面,年年戰事百姓受苦無不哀怨呀!”
陳越道:“是呀!各地梟雄各自爭雄,那一個不搶奪地盤,那一個不搶奪金銀,想以往國安民樂,歌舞昇平的景象卻是一去不復返!”
遼遠見已引出了陳越的這一番話,情緒高漲,說道:“眼下有一人他賢德愛民,乃皇室後裔,正想回復以往欣欣向榮之漢室呀!”
此刻遼遠停止了話語,陳越好奇問道是誰。
“他就是高祖之九世之重孫劉秀劉文叔呀!”
陳越突然感到不對勁大怒,力拍桌子道:“我看你是來跟劉秀當說客說降的!”
遼遠見狀柔和的說道:“將軍勿怒,且聽我將話講完!”
陳越兩眼兇狠的死死盯著遼遠,遼遠卻不懼,繼續說道:“我主所居上谷一地,在他未到上谷之時,民眾食不果腹,他來上谷之後便出現民飽民樂的好景象。此外,各地梟雄還不敢來犯。而城中街道里車水馬龍,商民貿易頻繁,郡中是無不顯繁榮昌盛之態呀!”
“再者,九洲戰事不斷,賢才難尋,可隱在山中的賢才卻願出山來相助我主文叔,此二條可見我主文叔是個賢德之君,有著雄才與大略!”
三者,各地梟雄已組成同盟,可謂是蛇鼠一窩,他們各自心懷鬼胎,都有奪取水域之心。遼東郡是我的家鄉,在者將軍賢名遠播,救濟萬民,我不忍將軍受此大難呀!”
陳越聽了這話,眼神也變的平和友善起來,緩緩的坐下,想了想:自王莽倒臺以來,各地所接識官僚都已經被打散不知去向,自己雖說佔據一方,但也是勢單力薄,如今王劉崇已經聯合,只恐遼東不穩呀!
思索少許的陳越已然是成竹在胸,一本正經且嚴肅說道:“歸降也行,那你主文叔勢必要助我奪回長江所失去的所有江域。還有,待天下平定之後,渤海、長江、黃河水域任由我掌管!”
遼遠道:“行,但我方戰船可在渤海、長江、黃河江海之上可任意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