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籌謀銀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199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林祖輝首先來到家族辦公室。
今天家辦的高階職員大部分都紛紛離開香江,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
李浩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他現在是家辦投資部的一名投資經理,管理著一隻專門投資港股的基金。
林祖輝詢問道:“買入藍籌股進展如何?”
早在去年11月,家辦的幾隻基金便已經成立,並開始買入美股、英股、港股。
李浩負責的這一隻基金,一共是45億港幣的資金,除了40億用於購買藍籌股以外,另外5億作為投資人員的‘自由’投資金。香港家辦還有5億資金,成立了一隻地產基金,專門從事投資物業。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因為有林祖輝這個‘開掛’的存在,家辦的資金基本都會選擇投資金融產品。至於大舉投資實業,怎麼也得等家辦的資產再翻一倍才考慮。也可以說,等香江股市容納不下後,再做考慮。
李浩認真的說道:“目前,已經買入35億的藍籌股,很快可以完成全部目標。”
林祖輝點點頭,投資藍籌股讓他安心,可能沒有其它股票長得厲害,但勝在穩定上漲。
接著兩人討論了一下投資細節,才結束這次會談。
從林祖輝的安排來看,香江家辦50億資金,足足有45億是投資了他熟悉的專案,僅有5億讓投資人員‘自由發揮’。
海外的情況,也是如此。
可見,目前家辦的主要功能並不是投資,而是服務。
上午,他又安排恆金投資開始買入港股4月期指合約,一番安排下,心裡也踏實起來。
期指合約雖然也是槓桿,但林祖輝畢竟比較熟悉港股,覺得更有把握。而且沒有什麼風險,畢竟不少富豪都在投資這玩意。
安排好投資後,林祖輝坐在辦公室裡開始思考起來。
他目前手上還有50多億的現金流,並沒有投資渠道,只能放在賬戶上閒置,這讓他快樂並心痛著。
這筆錢他其實想留著發展銀行業的!
很快,他開始籌謀銀行產業來。
他是地產商,一直沒有發展銀行的原因很簡單:
如果他是銀行家,其它銀行向新時代集團貸款就不會那麼爽快和方便;
他是大地產商,儲戶也不放心將錢放進他的銀行,他們會認為林祖輝會將他們的錢拿去投資地產,如果虧損了,銀行倒閉他們就損失大發了,這種事情香江前面幾十年時常發生。
不過如今的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
第一,新時代集團資產規模龐大,現金流充足,信譽優良。所以就算他是銀行家,也有銀行願意貸款給新時代集團,特別是海外銀行和中資銀行,他們更是樂意貸款。
第二,林祖輝的個人影響力和信譽,已經成長到香江商人最上面一個了。現在他的實力都暴露了一下,比如香江投資者都知道,林祖輝的上市公司分紅不多,但林祖輝本人卻擁有龐大的財富。
當然,還是有弊端的!
不過發展銀行更適合他接下來的路,因為他腦海裡很多金融投資,都需要一家銀行才支撐。
既然已經決定了發展銀行業,林祖輝也開始綜合記憶,來思考如何插手這一行。
他的腦海裡浮現兩個選擇:海外信託銀行、國商銀行(香港)
海外信託銀行:
成立於1956年,由來自大馬的富商張明添牽頭,邀請香港銀行家曹耀等港商組成,該行於1972年上市,1976年在灣仔興建30層高的總行大廈。在被港府接管前,海託銀行擁有43間本地分行、8間海外分行,並控有工商銀行、大捷財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