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林大佬】(第1/3頁)
章節報錯
五月份,新時代集團系兩起收購桉達成,在香江掀起了很大的輿論。
分別是:
富利集團斥資78億美金美金,收購美國最大的工業地產indcor公司;
時代航運斥資11.5億美金,拿下新加坡‘東方海皇航運’旗下的物流企業——美集物流。
高達90億美金的兩起收購,無疑是非常震撼的,不過考慮到是新時代集團,香江市民已經習以為常。新時代集團靠著收購起家,在全球亦是鼎鼎大名,今年更是躋身全球500強企業第48名,業績斐然。
時代航運的總裁莫里斯,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彙報工作,林文傑亦參加其中。
能親自教導兒子的時候,林祖輝是不會錯過的,特別是關係到某個重要業務的前景問題。
“海運形勢依舊不算樂觀,東方海皇佔全球集裝箱運力3%,但卻在這幾年產生了近10億美金的虧損。我們集裝箱業務佔全球13.5%,再加上和韓國、臺島、內地、日本組成了航運聯盟,以及其它多種原因,在資源整合下,去年勉強保持著3億美金的利潤。”
林祖輝平靜的說道:“做航運就是如此,賺的時候死命的賺,虧的時候死命的虧。誰能撐過寒冬,誰就是行業的霸主。”
在2003~2008年的日子,包括船舶/飛機租賃的時代航運(是重要利潤),平均年利潤高達90億美金,六年時間大賺500多億美金;這還不算最後出售了60億美金的二手船,加上這筆費用的話,就賺了600億美金。將前期的投入,差不多兩倍賺了回來。
莫里斯說道:“集裝箱業務很難再有2003~2008年的行情,幸好我們的物流/運輸、港口/拖輪、飛機租賃成長起來。”
林祖輝思考了一下,他知道海運不會再有大行情,但越是這樣,越是可以透過市場佔有份額、資源整合,來達到利潤最大化。
“還是關注一下東方海皇,明年可以嘗試接觸下收購問題,因為我覺得最近三年會觸底,雖然不至於反彈很多,但如果透過市場份額來提高利潤,顯然非常的不錯。更何況,馬士基緊咬著我們,時代航運也需要穩固市場份額。”
莫里斯馬上說道:“收購東方海皇,最大的問題是歐盟委員會審查,自經2003~2008年航運高峰後,歐盟就非常看重海運產業。可以說,若不是當年海運低谷十幾年,我們時代航運也非常難拿下鐵行渣華。”
林祖輝點點頭,看似收購東方海皇是亞洲的事情,但卻必須透過歐美商業委員會審查,除非你不做亞歐航線業務。
“不需要強求,但是條件適合,我們就拿下。總結起來,我們更願意在物流上投資。”
“是的。”
接著,莫里斯說道:“老闆覺得新加坡普洛斯怎麼樣?”
林祖輝反問道:“你是看中了普洛斯在內地的物流業務?”
莫里斯點點頭!
林祖輝思考一番後,說道:“新加坡普洛斯不是個好選擇,他們在內地狂投資物流,因此有非常多的法律和政z問題。而且,普洛斯和我們的時代航運的物流業務重複較高,完全沒有必要收購。”
莫里斯服氣的點點頭,他只是看老闆似乎急著收購,所以提出倡議。
果不其然,林祖輝感嘆道:“今年是新時代集團最後一年大收購,從明年幾乎要停止大量收購。”
熟悉林祖輝的人都知道,他才是‘不賺最後一分錢’,但是卻會‘賺最後兩分錢’,卡位非常精準。
突然,林祖輝靈機一動,說道:“莫里斯,你考察一下美國英邁(國際性it分銷商),然後做出收購可行性報告,晚點在高層會議做報告。”
莫里斯馬上點點頭,說道:“沒問題!”
說實話,能在今年被新時代集團大筆資金收購的企業,林祖輝一定是非常篤定可以賺錢的,否則他根本不會冒險。
美國英邁是全球最大的it分銷商,位列世界500強的兩百多名,雖然排名如此高,卻不代表它非常賺錢;美國英邁大概年營業額300億美金,利潤卻只有2億美金,類似這樣的企業。
世界500強企業,更多的是看年營業額,忽略年利潤。
向英邁這種企業,就是典型的營業額高,利潤率極低,連1%都達不到;包括香江的利豐集團也是如此,利潤也是如此低。
這是貿易物流行業的常態,利豐集團主要業務是服裝貿易,歐美下單,利豐集團作為中間人,尋找工廠代工,然後交貨。
英邁是it分銷商,所以利潤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