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國際商人林祖輝】(第1/3頁)
章節報錯
倫敦,鐵行渣華總部。
鐵行渣華原本是兩家航運公司,分別是位於英國的鐵行輪船,和位於荷蘭的渣花航運,兩家企業在1996年進行合併;目前,鐵行渣華有兩個總部,分別是倫敦和鹿特丹。
當前,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是‘馬士基’,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0%左右;其次是時代航運,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7.5%;再次就是鐵行渣華,佔全球市場的6%;第四名是地中海航運,佔全球的5%。
當然了,‘集裝箱運輸’僅是時代航運的部分資產,其它還有價值100多億美金的船隻,以及油氣運輸業務、港口、飛機租賃、物流業務等等。
論資產,時代航運可以買下四五個馬士基集團。
鐵行渣華的總裁史密斯,坐在辦公室裡,認真的看著一份收購邀約書,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
原來,時代航運發出收購邀約,希望收到鐵行渣華的回應,並送上企業資料。
史密斯看完邀約書後,頓時感覺到事情的重要性。
目前,歐美經濟陷入低迷,航運自然也有一定的影響;時代航運這個時候發來收購邀約,多多少少有些讓人看不明白(事實上,大部分收購都是在市場中高峰)。
而史密斯也知道時代航運,當年連續吞併多個知名航運公司,迅速成為世界第二的集裝箱運輸船隊,其作風果斷、出價之高,都讓人不可思議。
正因為時代航運的作風,史密斯知道這個事情需要在董事會上決定,因為時代航運可能溢價很不錯的拿下鐵行渣華,這對於當前的航運形勢,無疑對鐵行渣華的股東是好事。
鐵行渣華的會議室。
史密斯向一眾董事和高層,講述了時代航運的收購邀約。
“所以,接下來我們的議題是,大家有沒有出售鐵行渣華的想法,如果有,那就需要給時代航運一份資料,讓他們主動報價。”
一名董事率先說道:“當然要給時代航運資料,讓他們報價。航運長期萎靡,而時代航運向來喜歡溢價收購,我們也可以看看他們報價怎麼樣。如果符合大家的預期,我們再討論接受與否。”
又有一名董事說道:“對,先給時代航運發資料,待得到時代航運的第一份報價時,再邀請馬士基加入競價。選擇權在我們,如果價格溢價很高,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出售呢?”
“有的有道理!航運週期性太強,雖然在航運高峰時選擇出售是最好的,不過考慮到航運十幾年未有高峰,下個高峰什麼時候到來,不得而知。如果能有很高的溢價,我們就相當於在高峰售出公司,我記得時代航運前面溢價都挺大。”
“對,我們作為集裝箱第三名,就好比當年的‘桔子電訊’,硬是被林祖輝和李超人賣出了天價。同樣,如果時代航運拿下鐵行渣華,那他們就是集裝箱領域的第一名;如果馬士基拿下鐵行渣華,那麼馬士基就是鞏固了自身的地位。”
董事和高層紛紛發表了同意進行接觸的想法,畢竟環境、收購物件都決定著,這也許是一次機會。
12月,香港。
新時代集團的會議室,林祖輝正在和幾個高層開會,討論收購鐵行渣華的事情。
“資料都研究出來了吧?”林祖輝直接詢問道。
時代航運總裁莫里斯手中正是關於‘鐵行渣華’的資產情況,當然只是簡單的資料,這種大型收購,別人是不可能將真正詳細的資料給你審閱,畢竟目前雙方還是集裝箱的航運競爭對手。
不過資料雖然簡單,但也無需吃虧,因為隨著雙方的談判深入,自然會越來越瞭解;而且,簽訂合約的時候,會詳細的逐條審閱,最終在律師的見證下籤署。
莫里斯說道:“研究過了,鐵行渣華的價值約在15億美金,這是受到市場萎靡的影響。考慮到鐵行渣華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們建議是初步報價17億美金,溢價13%左右。”
這個價格當然只是試探性的,有時候收購不是表面價值那麼簡單,牽涉得太多;而且鐵行渣華的股東也不傻,不會在航運低迷時期賤賣企業,畢竟業務和航線是非常值錢的。
林祖輝點點頭,說道:“那就將價格報給他們,再觀察後續的發展。”
莫里斯說道:“好的。我們已經在歐洲準備了收購團隊,準備非常的充足,團隊已經在歐盟官方進行遊說活動,相信阻力不會很大。”
航運航線涉及到壟斷,甚至如果被政客大作文章,視為威脅國家經濟安全,勢必會造成失敗。
在這一點上,林祖輝的團隊非常全能,經驗亦非常老道,不會發生那種紕漏。
簡單來說,歐美很多政客退休後,林祖輝旗下公司都會發出橄欖枝,邀請他們作為旗下公司的顧問亦或者董事。別看他們已經退休了,但人脈關係依舊在,有時候能有大用處。
與此同時,每一次收購,林祖輝會讓手下提前準備,僱傭財務公司、遊說團隊等,爭取把工作做到非常詳細。
比如這次打算收購鐵行渣華,以及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林祖輝已經讓手下進行了近一年的佈局,做了大量的調查和人脈投資。
當然了,收購鐵行渣華涉及的政治影響較小,而收購優尼科則是一個非常大的公關活動。
這些籌備只能算是‘人和’,還得等待‘天時地利’,也就是歷史突發性事件,而創造的收購條件。
和眾高管討論了收購‘鐵行渣華’事宜,林祖輝解散了會議。至於收購石油公司的事情,林祖輝並不是非常著急,先吃下一個再說。
而且,進軍石油領域,並不是非入不可,他只是抱著投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