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巴林銀行倒閉】(第1/2頁)
章節報錯
2月9日,星期四。
新加坡,一家寫字樓裡。
林祖輝和八達通銀行副董事長總裁何昌鴻,正在站在期指交易員的背後。
這裡是八達通銀行在新加坡的期貨與期權交易部門,而八達通銀行雖然主要是商業銀行,但繼承原來的國商銀行業務都在;所以,不管是林祖輝炒外匯,還是炒期指,都是透過自家銀行的交易部門。
這樣,可以隱蔽資產來源,畢竟最多也就查到八達通銀行;而八達通銀行的交易部門,是對外開放的。
“目前已經投入了多少資金?”林祖輝面露平靜的表情,問道。
新加坡交易部經理是名外國人,叫做威利斯,他立馬認真的回答道:“八達通銀行自有的資金,目前已經沽空1.2億美金,沽空平均指數為19350點。日本關西大地震後,我們已經獲得1.2倍的賬面利潤,目前日經指數為18450點。”
威利斯沉著,但是又內心興奮。能和股神直面交流,是他作為投資經理的榮幸。
而且老闆心態很平靜,面對著1.2億美金的投資,25倍的高槓杆,這位老闆絲毫沒有任何神態。
林祖輝又問道:“大地震才跌這點,不平常。要麼是有人在逆市託底,要麼是後遺症還沒有來。”
彷彿是在自言自語,其實林祖輝知道,兩個原因都有:
有人託底,不出意外是巴林銀行的新加坡交易員;前世這位交易員僅憑一己之力,讓一家200多年的英國著名銀行倒閉,創造了世界紀錄——最坑老闆的員工;可不是巴林銀行讓他這樣操作的,而是這位交易員利用巴林銀行的漏洞——錯誤銀行賬戶,買入了大量的日經指數期指,直接造成15億美金的虧損;這裡面的一系列問題,堪稱銀行屆的反面教科書。
所以說,不要以為就內地出現過燃油寶事件,英國這樣的金融國家也發生這樣奇葩的案例。一個交易員動用了大量的資金去炒期指,而英國總部查幾次都沒有發現問題。
說起來,此次林祖輝讓八達通銀行介入沽空日經指數,除了知道日本大地震會造成日經暴跌外,還有就是巴林銀行倒閉的案例提醒了他——賺點錢,去盤下巴林銀行。
而且,有巴林銀行這個交易員兩百多億美金買入‘多單’(保證金10億美金左右),這就造成交易量巨大,完全可以殺進來。
包括新時代集團,也沽空了5億多港幣的日經指數期指。
何昌鴻也是金融精英,還是銀行專才,所以他說道:“老闆既然這樣認為,那我們就是穩賺的局面,大可安心等待日經指數下挫。”
此時的期指,是可以隨時平倉,在有對手盤的情況下。沒有對手盤的情況下,只有等待交割日。
何昌鴻以為林祖輝不放心,特意帶自己來新加坡視察。
沒想到,林祖輝只是稍微思考一下,馬上下達命令道:“繼續沽空日經指數,再給6000萬美元的額度。”
眾人精神一震,老闆這是玩認真的了。
威利斯馬上說道:“好,我馬上安排!”說完,馬上行動起來。
接著,林祖輝詢問何昌鴻道:“海外擴張準備得如何?”
何昌鴻彙報道:“經過幾年的發展,八達通銀行不管是人力資源還是管理制度,都已經滿足海外擴張的條件.新加坡的政府,已經同意我們在這邊開設分行,泰國、馬來等東南亞國家,也正在洽談.”
林祖輝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是得儘快搭建全球的金融網路了!”
很多國家的金融環境都是持開放的,這也是歐美金融強盜鬥爭、忽悠的結果。比如東南亞國家,泰國八十年代開始經濟飛速高漲,一度認為自己是發達國家,那就是開發資本市場的原因;當然,歐美資本收割起來也是一點不含糊。
簡單來說,歐美國家為什麼要讓那些國家開發金融市場,因為他們自信自己的金融能力,領先其餘國家,所以恨不得大家都開放;就好比,香江的地產商現在吊打內地的地產商一樣,一個是玩了幾十年了,一個是才剛剛吃飽飯不久,如何玩的過嘛。
而前世亞洲金融危機,韓國差點破產,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當於拿著槍,指著韓國人,要麼開放韓國的金融市場,要麼就國家破產。就這樣,華爾街為首的歐美資本,紛紛搶佔韓國的產業。
當然,只要有錢,大家都可以進入韓國市場,畢竟開放不是針對某個國家開放,而是全面開放。所以,林祖輝吃不了肉,但是啃個骨頭喝口湯是沒有問題的。
何昌鴻總覺得老闆若有所指,心裡嘀咕老闆是不是已經找到收購海外銀行的目標了?
“老闆放心,我們一定會銳意進取,發展壯大八達通銀行!”何昌鴻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林祖輝點點頭,八達通銀行去年就已經將歷史虧空全部賺回來,而現在一年純利高達10億港幣以上,也算是銀行屆的翹楚了。
他其實不看重商業銀行業務,只要穩中發展就行,畢竟香港就600萬人,能吸納多少存款;他看中的是可以組建全球性的投資銀行業務網路,方便他自己資金投資和排程。
巴林銀行新加坡期貨與期權交易部門。
期貨經理尼克·裡森此時就像賭徒一樣殺紅眼,大量買入日經指數期指,他每天可以從倫敦獲得1000萬英鎊的資金。
去年12月,在紐約舉行的一個巴林金融成果會議上,250名在世界各地的巴林銀行工作者將他當成巴林的英雄,對其報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這讓雄心壯志,勢要為巴林銀行賺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