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元年125年2月12日,原盎魯撒民主眾合國第100號殖民衛星領域邊界,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天翼傭兵團組成一支第一集團軍(由4支軍級艦隊組成艦隊名稱為【剿滅】。

剿滅集團軍與殲滅小集團第3軍交戰。

剿滅集團軍先用機動鑽頭導彈群再用米諾夫粒子導彈群轟擊敵方。

殲滅第3軍在敵方發動導彈群時,也同樣還以顏色機動彈道分離高爆導彈轟向敵方。

跟往常一樣機動鑽頭導彈群大部分的被攔下來,但也有少部分的突破防線,讓殲滅第3軍近十艘戰艦受到損傷。

米諾夫粒子導彈群則完全被攔下,有部分跟機動彈道分離高爆導彈碰撞而爆炸。

大部分的米諾夫粒子導彈是被戰艦Ms等遠端攔截下來,米諾夫粒子直接擴散四周。

更有一些米諾夫粒子影響機動彈道分離高爆導彈,造成該導彈有部份晶片和電子元件發生癱瘓。

不過被癱瘓掉的機動彈道分離高爆導彈佔不到總數的5%,剩下的那些95%以上的機動彈道分離高爆導彈繼續轟向剿滅第1集團軍艦隊。

機動彈道分離高爆導彈群距離不到剿滅第1集團軍艦隊300公里全被攔截。

將機動彈道分離高爆導彈攔截下來的,大部份主要是最前方的MD比爾哥Ⅱ和陶拉斯。

不過兩方人的導彈群相互交錯,這個壯觀一幕也被遠端的戰地記者拍攝了下來。

不過兩方人的導彈也是來了一波過後,就已經是Ms群和機動堡壘群的交戰了。

另外兩方人在發動導彈群時,緊隨派出MS和機動堡壘部隊。

殲滅軍除了派出Ms和機動堡壘部隊外,同時派出了一種很特別的橢圓型裝置。

橢圓形裝置,全長10公尺,寬3公尺,有幾臺ms負責鐵鏈鎖釦著拖到前方去。

而且橢圓形裝置身旁還有戰錐跟隨。

橢圓形裝置是新開發的一種特殊裝置,名稱為【反米諾夫粒子】,主要是針對米諾夫粒子癱瘓通訊後。

反米諾夫粒子裝置塗了一種特殊的電磁膜,可以對米諾夫粒子擁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一個反米諾夫粒子裝置放置在斥著米諾夫粒子的宇宙空間,擁有全方位50公里的有效通訊範圍內。

反米諾夫粒子裝置會散發一種特殊無線通訊線,可以對米諾夫粒子產生一些抗性。

不過這種特殊無線通訊線並不理想,而且Ms和機動堡壘能產生通訊也只能在反米諾夫粒子裝置有效範圍內。

而且也只能進行簡單的通訊罷了,以及雷達也必須和反米諾夫粒子裝置產生聯絡,雷達才可勉強進行掃瞄,同樣只能在反米諾夫粒子裝置有效範圍內。

而且反米諾夫粒子裝置無法應付太多的Ms機動堡壘等等。

一臺反米諾夫粒子裝置可以應付50臺不計Ms和機動堡壘。

無人操作的戰錐和蠍虎這類無人操作的Ms,在反米諾夫粒子裝置有效範圍內,同樣也能進行戰鬥,不過必須和反米諾夫粒子裝置產生聯絡。

不然,一旦遭到米諾夫粒子的干擾,該機的晶片、電子元件等等必會遭受損壞、從而造成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