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

從咸陽新都工地回來,眾人便快馬加鞭,趕往陳倉峽谷。

秦國的新軍,一直都在腹地訓練,除了衛鞅等寥寥數人,就算是荒都不清楚新軍的位置。

「君上,國師,上將軍,經過訓練以及裁撤,如今的新軍只有五萬之眾,只保留了三萬重甲騎兵,以及兩萬重甲步卒!」

說到這裡,衛鞅語氣肅然,道:「天下進入了新的階段,中原大地之上,戰爭越發的頻繁,猛烈的鉅變,也就意味著戰爭形式的變化!」

「而且秦國貧瘠,也無法承擔建造戰車的昂貴費用!」

「故而,此番新軍,沒有戰車!」

聽到衛鞅的解釋,眾人微微頷首。

其中嬴渠梁等人早就知曉,唯一不清楚的便是荒與嬴虔了。

「未來之爭霸,想要馳騁中原,需要一支騎兵精銳,戰車確實不在適合當下的戰爭了!」

這一刻,荒也是點了點頭。

他贊同衛鞅的觀點。

在往後的歲月中,騎兵方才真正的發揮自己恐怖的力量,成為一個國家戰力,最重要的體現。

這種體現,一直延續到了槍炮的誕生。

裝甲洪流的出現,方才徹底代替了騎兵的衝擊!

在當下,衛鞅的這個觀點,可以說是極為的大膽,也極為的有新意。

中原大地之上,騎兵真正登上戰場,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才被中原諸國真正的意識到。

然後不斷地推陳出新。

最後在西楚霸王項羽,率三萬大軍,疾馳萬里,攻破彭城,打敗漢王劉邦的五十六萬諸侯聯軍而震驚天下。

在大漢王朝,那位天驕手中,玩出了花。

封狼居胥,禪瀚海而還。

按照周禮,秦本身便是千乘之國。

所擁有的兵車,最少一千輛,最多不能超過五千輛。

這是一個大國的標誌。

也是大國與小國,國力強弱最直觀的劃分。

當年穆公稱霸中原,秦國擁有兵車五千兩,帶甲二十萬,威震中原。

只是在這個時代,車戰甲士的地位最高,但是訓練也最為繁瑣,幾乎是全能兵王。

大規模的戰爭一旦爆發,將會造成戰車甲士的巨大空缺。

更何況是,現在的秦國了。

「一輛經得起高速馳騁、劇烈衝撞、崎嶇泥濘、酷寒暴暑而不癱瘓的戰車,造價太高,非我秦國可以承受,而且,戰車不適合當今的戰爭需要了,故而,臣改革軍制,放棄了車兵!」

說到這裡,衛鞅話鋒一轉,道:「臣之前,進行過核算,以當下秦國的國力,大約十戶農人積兩年的財力,方才能製造、供給一輛合格的戰陣兵車。」

「這還不算供養!」

「真正算下來,供養一輛戰車作戰,至少需要三十戶農人,但是騎兵就簡單多了,三戶農人就可以供養一個精銳甲士!」

聞言,這一刻,嬴虔苦笑,道:「說起來,我秦人在進入中原成為諸侯之前,本來就沒有戰車,只有清一色的精銳騎兵!」

「但是,當年為了效法中原,先祖不得不改變了軍制!」

不得不說,老秦人在這件事上,走的迴路。

而且,也沒有融入中原,一直被山東諸國稱之為蠻秦。

「也正因為都是騎兵,當年才能馳驅千里,奔襲進犯鎬京的戎狄匈奴騎兵,一舉挽救了瀕臨滅亡的周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