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沒有月光(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暫且不提其他。
就光憑著自己之前,所聽見的那一段一樂章的彈奏,完全不像是小時候只學過一點音樂的人,所能彈奏出來的。
除非他有著非比尋常的天賦,是當之無愧的天才!
淺井成實喉嚨滾動了一下,盯著坐在鋼琴凳上的冬棗,質問道:“你之前所彈奏的那首曲子,是貝多芬《月光》的第一樂章吧?”
“雖說是第一樂章,但它的名字可並不是《月光》。”
“什麼?!”
淺井成實聽著覺得十分詫異,難道是自己聽錯了?
不,不可能!
自己絕對不可能會聽錯,因為這首曲子是自己父親當年,最常演奏的那首!
“《月光》這個標題並非是貝多芬本人取的。貝多芬發表時起的標題是——《幻想式奏鳴曲》。
但是,當時具有超凡魅力的音樂評論家,兼詩人的‘萊爾斯塔普’先生,在聽了第一樂章後這樣說道——‘就像瑞士盧塞恩湖上的小船,在月光的波浪中搖曳’。
的確,淡然連續的三連號,以及分散和音讓人聯想到水面;升c小調的和聲,進行讓人聯想到淡而溼潤的月夜。
值得一提的是,《月光》完成的時候,萊爾斯塔普的年齡是兩歲。
雖然不知道萊爾施塔普,是在什麼時候評價《月光》的。但可以推測,是在作品完成後的一段時間。
萊爾斯塔普的發言傳開後,作品就被稱為‘Moonlight(月光了。
這個名字雖然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此曲的意境,但是目前仍有爭議。
一些愛樂者認為,‘月光’並不能完全表達這首曲子的全部思想。
因此,現世廣為流傳的《月光奏鳴曲》,實則沒有‘月光’。
或許稱呼它為《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更為貼切。”
名為《月光》,實則卻沒有“月光”。
正如冬棗名字中的“棗”,雖寫作“棗”,但實則在日語詞典中,並沒有這個字的讀音。
雖然目前為止,日本的常用漢字有2136個,但“棗”仍屬於不常用漢字範圍,因此並沒有規定它的讀音。
如果用片假名的方式,那麼應該寫作“ナツメ”,讀作“Natsume”。
與“夏目”同音。
“……”
淺井成實微張著嘴,一臉愕然的盯著那個侃侃而談,似乎與之前截然不同模樣的陌生男子。
最初時的對話,總讓人覺得對方是一位做事十分迷糊,有些不著調的人;但之後對於《月光》背後故事的解說,邏輯思維清晰,語速不緩不慢,十分適宜。
“對了!”
見氣氛即將陷入尷尬,冬棗拍手出聲喚醒了走神的淺井誠實。
擺出了一副極具親和力的笑容,對著終於回過神來的她說道:
“明天一早,我就會離開這裡,前去報道。所以偷偷潛入公民館這事,還請為我保密。拜託你了……淺井小姐”
“你這樣說的話……好吧。”
淺井成實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對方的請求。
畢竟這對自己而言,也沒什麼壞處。
“對了——淺井小姐。”
冬棗露出了一副,像是突然回想起了什麼的樣子,向她詢問道:“你知道這島上,一位叫‘麻生圭二’的人,居住在哪裡嗎?”
“麻生圭二?”
淺井成實聽見這個名字後,瞬間露出了錯愕的表情。
雖很快就恢復了一臉平靜的假象,但仍是被冬棗很好的捕捉到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