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態度上就能看出來,孟星辭是希望能好好安置這些為大啟奉獻過的老兵們。她本來可以不用如此煞費苦心,她只要順利裁軍就算大功一件了,可她卻如此費心。

葉洵想到蘇念慈說的那句話,孟大人真的是無一處不讓她喜歡,一個人怎麼能這樣惹人喜愛?

孟星辭在大同縣逛了半天,然後發現大同縣是真的窮。孟星辭看得心情都沉重了幾分,一圈逛下去,眉頭深鎖,一臉憂心忡忡。

“不然也讓大同縣種藥材?也送到軍中,軍裡的事你不用擔心。”葉洵給孟星辭出主意。

看看,這到底是不一樣了,這軍中的事都不算什麼。要知道,最難搞的就是軍中的事。一切軍需物資,戶部、兵部、吏部、還有侯府,牽扯多方人馬,葉洵卻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孟星辭心中感動,笑著道:“哪能什麼事都辛苦你?也不能各個地方都種藥材。”

宋年道:“大人何必如此麻煩?我們綏遠縣的銀子十分充裕,便是再養著大同縣的幼吾院也是綽綽有餘。”

孟星辭搖了搖頭:“我是希望以後的幼吾院並不只是照顧老兵殘兵之所,更希望所有無家可歸、無人奉養之人的去處。不管是綏遠縣還是大同縣,都有乞丐和棄兒,老兵們為大啟奉獻,可那些也是大啟的子民,也應受到庇護。若是如此,一個綏遠縣的收入是遠遠不夠的。”

宋年怔了一下,望著孟星辭的眼神都鄭重了許多。

葉洵想了想,跟著道:“如果要做到這種程度,只怕難以杜絕貪腐之風,所以定要做好監管,否則就浪費了你的一片苦心。”

孟星辭眼睛一亮,“世子真是與我想到一處去了,”頓了頓,她笑著說道:“原本我還在煩惱,擔心鎮不住各地的地頭蛇,不過今日世子倒是給了我一個靈感。”

孟星辭神采飛揚:“我可以以幼吾院之名建立一個商會,由商會為名收購藥材,然後轉賣給濟仁堂,所賺取的差價則用來維護幼吾院。大同縣也是如此,莊海文要把東西賣給幼吾院,所以他不敢陽奉陰違,甚至盼著幼吾院越辦越好,這樣他才能長長久久的賺銀子。”

而有雁回軍監管,也不怕有人敢中飽私囊。只要這個商會一直運作下去,那麼就能保障幼吾院可以照顧到更多的人。

葉洵的目光落在少年的身上移不開,她說要給他一個不一樣的綏遠縣,她真的在努力的為這個目標而奮鬥。

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人?有著純粹的赤子之心,卻並非不通人情世故,她還有著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

葉洵點了點頭,喉嚨發緊:“嗯,我一定會支援你做下去。”

孟星辭重重地點頭,不好意思道:“又要麻煩世子了。”

她似乎不知道,她對他的影響和重要性,總是與他這樣的客氣。

葉洵嗯了一聲,“我是為了老兵和百姓,可不是為了你。”

孟星辭笑了:“是是是,我們世子才不是那種徇私之人呢。”

孟星辭在大同縣待了兩天,最後才找出來這大同縣盛產一種青杏,孟星辭乾脆找到莊海文,讓他把青杏做成杏脯,由她來負責銷路。至於所賺的銀子,一半歸大同縣縣衙,另外一半則用於幼吾院的運營。

莊海文沒想到孟星辭等人還沒走,還要來見他。莊海文確認了這次葉洵還在之後,只好嘆了一口氣,把人請進來。hττPs://(T/

孟星辭把自己的打算跟莊海文一說,莊海文眼睛就亮了,態度更是空前熱情。

孟星辭負責解決銷路,這事不難,綏遠縣那麼多商戶,隨便找上三四個,就解決了。實在不行,她還有孟家呢。其他的問題,莊海文表示,都交給他。

孟星辭把路都給他鋪好了,他如果再走不好,就沒臉做這個縣令了。

“這、這可怎麼話說的?下官替大同縣的百姓謝謝孟大人了。”莊海文誠摯道。

到底是做官的,孟星辭說完莊海文就知道這事對大同縣都是大大的益處。首先這青杏得有人種吧?還得有人採摘、還需要人支撐杏脯、需要人售賣、運輸,這是什麼?這可都是銀子啊!

這本來與孟星辭無關的,他知道,這是孟星辭為了幼吾院才為大同縣想了這麼一條財路。

孟星辭認真地說道:“莊縣令愛民如子,這麼多年矜矜業業,在下也是欽佩得很。如今能為大同百姓做些事,我也是十分欣喜。這是大同縣的政務,是我越俎代庖,莊縣令不要怪我多事才好啊。”

這話也要說在前頭,畢竟官場上,還是要小心一點。孟星辭去插手大同縣的政務,確實是有些越界了。

莊海文心裡嘆息一聲,不愧是出身名門世族,首輔親自教導,這份通透搭理便是讓人生不出半點不滿來。

這大同縣的政績最後只會算到他頭上,孟星辭再如何出力,也落不得半點功勞,他還有什麼不滿的?

“看孟大人說的,我豈是那等不知好歹之人?”莊海文正色道:“我還要謝謝孟大人,為我大同縣的百姓,謀了一條生路啊。”

兩人相談甚歡,莊海文對孟星辭的態度和藹,連看都不看葉洵一眼了。兩個人都是縣令,還彼此交換了一下為官之道和治下之道。

莊海文不愧是做了十來年縣令的人,經驗十分豐富,還給孟星辭提了不少建議,讓孟星辭受益匪淺。

“我該早日來拜訪莊縣令的,今日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孟星辭誠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