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點了點頭,並沒有質疑李從文的觀點。

因為李軒知道,生物退化,跟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是不衝突的。

比較典型的,就是長頸鹿跟短頸鹿。

適者生存,並不一定需要生物朝著好的方向進化。

在自然界裡,為了更好的生存,從而不斷退化的生物種類雖然不多,但也不少。

如鯨退化了四肢。

蝙蝠退化了眼睛。

更有甚者,海蜘蛛完成將自己給退化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廢物」。

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四十多億年。

在這期間,地球逐漸演變出了各種各樣的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都有其各自生存的方式,不過在地球演變過程中,曾經也經歷過五次大滅絕。

在這五次大滅絕中,有大部分生物都滅亡了,但是也有一部分生物依舊存活了下來。

這一部分活下來的生物,大部分都不是依靠的強大的實力,而是強大的生存能力。

縱觀地球生物的變化,其實除了不斷地適應地球環境外,它們也會不斷地繁衍生息,爭取在地球上擁有生存的權利。

人類的進化是從食物鏈底端進化到食物鏈頂端,這個過程人類用了幾百萬年。

雖然大部分生物都會讓自己強大。

但想鸚鵡螺這般,不斷退化,使自己的實力變弱,生存能力增強的生物也不在少數。

其代表生物就是海蜘蛛。

海蜘蛛的生存原則是讓自己變得難吃,這樣就能安逸的生存。

海蜘蛛是海洋中的一種生物,它們的身體就如同透明一般。

其實不論是海洋還是陸地,生物的競爭都是非常激烈的。

但是在海洋中,海蜘蛛卻沒有天敵,並且人類在捕撈時也不會食用海蜘蛛,甚至很多時候生物都不會注意到它們,而這也就是它們的生存法則。

海蜘蛛與蜘蛛是同類生物,只不過生存環境不同。

通常海蜘蛛的體型都非常小,所以一般生物在捕獵時也不會把目標轉向它們。

最開始科學家認為生物想要更好的生存,那就需要讓種族變得更加強大,但是海蜘蛛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原則,因為進化的越差,似乎也能讓種族擁有生存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