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其實早注意到了碼頭線邊上堆積著的那些麻袋,“龍門鎮碼頭,肯定是自然形成的,這麼大一個深水港,幾百年的歷史,這邊交通又不方便,哪可能是人力修建的,至於那些麻袋裡,裝的全部都是海沙,雖然說龍門鎮碼頭是自然碼頭,但被人利用了幾百年,肯定是有些人為改造的痕跡的。”

至於海水嘛。

魚龍灣的海水質量比這兒要好,那是肯定的。

那麼大一片魚龍灣,才住了多少人?那邊幾乎沒任何的工業汙染,平常汙染海水的方式,無非就是把一些死魚死蝦的丟回海里,這些非人工產生的垃圾,對海洋來說,非但不是汙染,反而還是養料。

而龍門鎮這邊,雖然是一座以捕撈為主的小鎮,但比較有著超八萬的常住人口,逢年過節那些打工人都回來的時候,整個龍門鎮人口可能要接近二十萬。

這麼多人,隨便汙染一下,這海水的質量,自然就下去了。

更別說這裡,還有這麼多的船隻,這海水質量,要是能跟魚龍灣相比,那才是怪了。

唐雨婷沿著碼頭線走了一段距離,才突然發覺不對,“軒哥,這裡好像沒有卸貨橋吧,我們走哪上船?”

李軒笑著朝海邊上指了指。

那裡停著不少的渡輪。

“我們坐這個上船。”李軒道。

這些小渡輪,有很多也是漁民,他們清早上出海,一般上午的時候,就回來了。

回來之後,也會把漁船,當作渡船出租給別人用。

李軒喊住其中一艘,有上下兩層,看上去四四方方,跟個正方形盒子一樣的渡船,“師傅,你這渡船送一趟人多少錢?”

那船家正坐在渡船下邊那層玩手機,李軒站在碼頭邊上,隱隱能夠看到,那艘渡船的下邊,有一個灶臺,裡邊還有一張摺疊的單人床鋪,這船家,平常應該吃住都在這艘船上。

這樣的漁民,在海邊有很多。

他們有部分人,住在船上,並不是岸上沒有房子,而是這樣確實比回家方便,而且在方便的同時,還能守下船,順便再掙點外快。

那船家聽到李軒的喊聲,連忙抬起頭,見喊自己的,是一對年輕男女,頓時就搖手道:“我這個船不載遊客的,你們要是想要到海面上去看風景,那邊有專門的遊船。”

李軒笑著道:“我們不到海面上去觀光。”

那船家這才躬著身走出船艙,然後站起身,問道:“那你們去哪?五海里以內,都是二十塊,超過五海里的話,五塊錢一海里。”

李軒從口袋裡掏出二十塊錢,然後指了指不遠處停著的一艘遠洋漁船道:“麻煩將我送到那艘船上就行。”

那船家一愣,隨即就又弓著身往船艙裡鑽,“後生,那是別人的漁船,你上不去的。”

“我知道,那是我的漁船,師傅您儘管將我給送過去就行了。”李軒笑著道。

這船家明顯一愣,他先是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李軒,然後才驚訝道:“你就是黃瘸子他們嘴裡說的那個魚龍灣過來的龍頭?”

李軒笑著道:“您叫我李軒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