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起眼的,是它的那兩隻前鰭。

這隻梭皮龜的兩隻前鰭,真的非常大,長度絕對超過一米了,而且是蒲扇的樣子,非常的大。

李軒知道,梭皮龜正是靠這兩隻像船槳一樣的巨大魚鰭,才成為的海洋中有名的游泳健將。

這種梭皮龜的身體背面是暗棕色,還有很多灰白色的斑點,看著有點兒醜。

配合上它那鉤子狀的嘴,看上去非常的猙獰。

雖然不管是李軒的章魚分身,還是那隻巨型紅銅色章魚,都不怕這隻梭皮龜。

但別的海洋生物,還是很害怕它的這幅面孔的。

紅銅色巨型章魚,在吞食抹香鯨的時候,還不忘朝這隻梭皮龜揮了揮觸手。

雖然梭皮龜號稱只要長大了,就基本上無敵於大海。

不過紅銅色巨型章魚,要傷它還是非常簡單的。

這隻梭皮龜的頭特別大,不能夠縮排甲殼內,對紅銅色巨型章魚而言,這就是這隻梭皮龜致命的弱點。

那隻梭皮龜,被紅銅色巨型章魚這麼一恐嚇,頓時就往後躲了躲,顯然它也不敢跟那隻紅銅色巨型章魚起衝突。

李軒內心微微笑了笑。

梭皮龜有龜王之稱,它能穿越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海洋大西洋,是非常出名的海洋遠航家。

曾經有人透過一項研究發現,巨大的雌性梭皮龜能沿著一條直線連續遊動數千公里,往反於覓食地和繁衍地。

往返過程中,所走的路線完全就是一條最短的直線。

與之相比,即使是最先進的巡航艇也自愧不如。

有科學家認為,梭皮龜是依靠視覺來進行位置判斷的。

但這種說法,明顯不科學。

梭皮龜是出了名的視力不行,它們甚至分不清塑膠袋跟水母的區別。

甚至因為梭皮龜視力不好的原因,它們經常把海面漂浮的塑膠袋或者其它海洋垃圾當作水母誤食,造成嚐到阻塞。

大量的梭皮龜都是這麼死的。

除此之外,漁民的漁網和海面上飛速行駛的船隻,也會威脅到梭皮龜的生命。

可以這麼說,除了人類,梭皮龜在海洋內,是沒有任何天敵的。

曾經有科研人員利用安裝在梭皮龜身上的衛星跟蹤裝置,對二十五隻雌性梭皮龜進行跟蹤研究,研究它們離開非洲孵化地,橫渡大西洋去尋找食物的過程。

研究者發現,這些海龜總共只有三條遷徙路線。

其中一條全長七千五百多公里的路線,梭皮龜從加彭出發,沿著一條直線橫渡大西洋,到達烏拉圭南部海域,整個過程一百五十多天,走的竟然全部是直線。

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其具體原因,科學家們到現在也說不明白。

現在比較普遍的兩個觀點是,一個它們是透過恆星喝太陽的位置進行判斷的。

另一隻說法是,它們對地球磁場有特殊的感覺,梭皮龜可以在海洋內透過感受磁場,在浩瀚無邊的海洋內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