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文笑了笑,身為一個走在最前沿的科研人員,他的思維是非常嚴謹,所做的分析也是有著無數資料作為支撐的。

「船隻出海確實可以組成船隊,特別是有些大型跨洋捕撈船隊,多的時候幾十艘船一塊兒出海都是非常正常的,這麼多船聚集在一塊兒,共同使用一套氣象裝置,看似非常划算,很節約成本,實則根本不然。」李從文搖頭道。

「為啥?」李軒眨眨眼睛,表示不明白。

「因為飛機的氣象研究者是在陸地工作,看似是一套裝置,針對一臺飛機的一對一服務,實則是一個指揮中心,服務於整個機場。」李從文道。

李軒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李教授,這麼說來,大氣科學在漁船的實際航行中,作用豈不是很小了?」唐雨婷問道。

「不,我認為恰恰相反,大氣科學是在漁船的實際航行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李教授搖頭道。

「老師說的沒錯,從大的環境來說,假使沒有大氣科學這門學科,就沒有天氣預報,這對漁民而言,意味著出海捕魚少了一層保障,是非常危險的。」李軒接話道。

李教授微微點了點頭,「是這樣,從宏觀角度來說,大氣科學對於海上航行是不可或缺的,但放到具體的某一艘漁船上,作用就比較雞肋了。」

唐雨婷臉色露出明顯失望的神色。

但很快,這丫頭又露出笑容道:「其實最主要的難題還是代價太高,價效比不合適而已,就像過去,手機跟電話的價格太高,人們透過書信一樣能夠完成電話的工作,所以手機電話就顯得比較雞肋了,我想大氣探測的裝置,以後的價格肯定也會越來越低的。」

李教授微微點了點頭,這是後話了,他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也不會在沒科學依據的前提下,支援一個只是假想的觀點。

這時候,唐小貝端著一盤文昌雞走了出來,「老李,還在跟孩子們聊呢?去洗手吃飯了。」

李教授笑呵呵站起身,「好,咱們邊吃飯邊聊。」

李軒則連忙站起身道:「師母,我來給您端菜。」

「不用,你坐著吃就行。」

唐小貝再次笑著拒絕,然後直接將菜擺在了唐雨婷的面前,「你叫唐雨婷是吧,這文昌雞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小軒可是最喜歡吃這個了,試下老師的手藝。」

唐雨婷連忙道謝道:「謝謝老師。」

然後唐雨婷好奇的看著唐小貝,「老師,您也是海洋大學的老師嗎?」

李軒看了看唐雨婷,替唐小貝解釋道:「師母是三級醫院的主任醫師與醫學教授雙職稱獲得者,海大雖然沒有醫學專業,但海洋科考、遠洋出航,醫學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所有很多人除了主修專業外,都會選修一門醫學專業,學習一些簡單的醫學知識,所以唐老師確實算是海大的教授。」

李軒這話還真不是胡說八道。

不管是遠洋航運,還是遠洋捕撈,又或者遠洋科考,就醫都是非常奢侈的。

以前如果有人在遠洋上生病了,想要船隻靠岸就醫,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靠岸一次所需消耗的燃油,就是以百萬為單位來計數的。

如果是漁船,遇到靠譜一點的船長,船上有人生病了,船長會通關衛星電話聯絡醫療援助船或者直升機過來接走生病的船員。

遇到不靠譜的船長,甭管你得的是啥病,一律只給兩包板藍根,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這兩種處理方式,其實都是非常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