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潛入海底(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軒看完所有的資料後,放下手機,微微閉上了雙眼。
五億三千萬年前,最早發現完整奇蝦化石的澄江是一片碧藍的大海,大海里住著許多動物的祖先。
但由於地質運動,海洋生物死後,經過幾億年的埋藏變成了化石。
帽天山動物化石屬於我國東部早寒武紀的動物群,它以軟體動物化石的罕見儲存為特色,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化石寶庫。
自1984年在澄江帽天山首次發現奇蝦以來。
整個澄江目前已識別動物化石共一百二十餘種,分屬於海綿動物、腔腸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等十多個動物門類以及一些分類位置不明的奇異類群。
澄江動物化石群充分顯示出寒武紀早期生物的多樣性,再現了五億多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實面貌。
其中微網蟲又稱九眼蟲,是因為它有九對眼睛而得名。
帽天山蟲屬於半索動物。
水母是透明的刺胞動物。
尤其是嵴索動物雲南蟲的發現對研究嵴索動物具有重要意義。
被稱為水中霸王的奇蝦,奇蝦形態特徵和常見的蝦身體非常相似,但似乎缺少了一個頭,顯得稀奇古怪,因而稱它為奇蝦。
1979年英國生物學家,在希爾古斯頁岩標本中找到了一塊較為完整的化石,才將其命名為奇蝦。
原來是一個具有圓環形口器的、巨大的頭前附肢動物,才解開了一個世紀的謎團。
可惜。
實在是太可惜了。
李軒現在,完全能夠想象得出,李教授看到那隻活體的奇蝦的照片時候,臉上是多麼的震撼。
同時,李軒也明白,李教授為什麼沒有要自己繼續去尋找那隻奇蝦。
那隻奇蝦遊走了,要去尋找無異於大海撈針是一回事。
更重要的顯然是李教授顧忌自己與船上船員們的生命安全。
李抬起頭,看向早已消失不見的海岸方向。
不出意外的話,這時候,李教授已經在著手準備科考船,自己親自出海過來尋找那隻奇蝦了。
不過這事李軒還真幫不上什麼忙。
就算擁有章魚分身,想在這麼廣闊的一片大海里,尋找一隻遊速不慢,不知道具體習性的海洋生物,那也是非常困難的。
而且科考船一過來,李軒的章魚分身還留在這附近的話,肯定會被科考船上的那些先進的儀器給探測到。
在床上又躺了一會,李軒便起身朝甲板上走去。
用過早餐之後,陳斌那傢伙,又迫不及待的想整活了。
但船上的聲納探測顯示,這裡是一處淺海,而且海底的地形高高低低,明顯是珊瑚礁海域的樣子,並不適合撒網。
“想不想到海底下去看看?”李軒笑著問像自己提議要撒網的陳斌道。
陳斌一聽,頓時就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