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整張漁網,看上去就彷彿一滴水滴一樣,底部有漁獲的部分,是圓形的,上端被絞車拉扯的部分,則彷彿一個椎體。

船上的人, 看著漁網後,都皺了皺眉。

李軒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回事?怎麼就這麼一點兒漁獲?”

在船上的時候,李軒明明看到,海底是有不少的鯔魚的,包括現在他站在船尾處往海底看去, 都還能看到大片鯔魚烏黑的影子。

在海底,李軒的章魚分身, 也非常確定, 在漁船的後方,確實有一群種群數量非常龐大的鯔魚群。

李父卻很看得開,他朝李軒道:“還算不錯吧,這麼大一包鯔魚,數量怎麼樣也超過一噸了,先把網放下來,我們看看是黑肚還是大黑肚再說。”

李軒皺了皺眉,心說這可是一艘中型漁船,這麼大一張漁網,就算是一網撈個十幾噸上來也不稀奇,這一網下去,才只撈了不足二十分之一網的漁獲,這可是漁船從魚群裡穿過去啊。

“先把網放下來,看看是黑肚還是大黑肚吧。”李軒揮手示意道。

陳斌趕緊去忙。

很快,漁網就被拖到甲板上,然後被解開。

李父率先蹲下身去,他撿起一條, 看了一眼就驚喜道:“是大黑肚,你們看這條肥的,魚腹這麼鼓,魚籽肯定不少。”

李軒卻更加疑惑了,因為李軒發現,這一網內,鯔魚的數量,只有一半左右,剩餘的一半,大多是些章魚、魷魚之類的,還有幾隻粘在網內的龍蝦跟螃蟹。

“先把漁獲都清理了,陳斌,你安排人把鯔魚籽取出來,剩餘的鯔魚,船上就有生產加工線,你們誰要是喜歡,就自己製成魚丸,或者魚粉帶回家去吧,剩餘不用了的, 就跟這些魷魚一起, 丟回海里面。“李軒給陳斌下達了指令。

這是魚龍灣漁民們, 一貫的做法。

章魚,還有漁民喜歡自己拿回家去煲湯喝,或者就在船上煮熟了,當作船員的正餐。

而像魷魚,以及被取了魚籽的鯔魚這樣的海鮮,那就真的是垃圾一般的存在,扔在沙灘上都沒人撿的。

在過去,魚龍灣的村東橋頭處,還擺著兩個大的木桶。

兩個木桶裡,一個裝著漁民們自發放的魚油,另一個放著漁民們自發放的魚肝油,誰要是想用魚油,或者是想吃魚肝油了,就自己帶個桶,過去舀兩勺,都是免費的,不用錢。

在橋上,還掛著大量不值錢的魚肉乾,想吃了也一樣,自己拿一條回去就行了。

這個規矩,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魚龍灣世世代代都是如此,也沒辦法尋根了。

但隨著生活條件慢慢變好,這個規矩就廢掉了。

有人覺得,在入村的橋口處,掛這麼多的鹹魚影響了村容,那兩個裝魚肝油的大木桶,也有很濃的氣味,這規矩就慢慢被廢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