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控制著章魚分身,繞著那隻巨大的硨磲轉了一圈。

硨磲作為一種寶石,在我國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

早在夏商時期,古人就認為硨磲是一種寶物。

李軒仔細回憶著有關硨磲的記憶,硨磲的名字,最早可追朔到東漢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

在《尚書大傳》裡邊有一則關於散宜生用硨磲敬獻商紂王,換回被囚禁的周文王的故事。

根據史載, 清朝二品官上朝時穿戴的朝珠就是用硨磲所串成的。

而在佛教文化裡邊,硨磲穿成的念珠被高僧喇嘛視為聖物,因而,硨磲也像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一樣,被尊為佛教七寶之一。

總而言之,硨磲是種非常珍貴的寶物。

在仔細觀察這隻硨磲後,李軒控制著章魚分身,一點點後退。

李軒的目標, 並不是這隻還活著的硨磲, 而是已經死去的硨磲殼,跟殼內可能存在的珍珠。

硨磲的數量雖然稀少,但既然是甲殼類生物,那就肯定是一代代都有繁衍,只要找著了活著的硨磲,要在附近尋找死去的硨磲遺留下的殼,這並不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

當然,這個不難,只相對於李軒一個人而言。

這隻硨磲所生存的海域,海水非常深,而且周圍,有著大量珊瑚礁,其中影藏的危險不計其數。

若是換個人,先不說怎麼應對珊瑚礁裡的危險,能不能夠潛到這麼深的水域當中都還兩說。

李軒在周圍尋找了一番, 很快,就找到了一塊體型差不多大小,但早已死去的硨磲殼。

面對一隻已經死去的硨磲遺留下的殼, 李軒頓時便不客氣了,直接揮動章魚分身的觸手,將其捲起,就往島嶼西面方向抬。

一會船員們要下水的話,肯定是從海島西面這裡下去,李軒準備將這個硨磲殼先一步提前般到島嶼的西面,等船員們下水之後,也好順勢被“發現”,然後將其打撈上岸。

但這個硨磲殼才剛剛被抬離海底,裡邊就傳來有東西滾動的感覺。

李軒先是一愣,緊接著就是大喜。

硨磲死後遺留在殼內的東西能是什麼?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珍珠。

李軒連忙控制章魚分身揮動觸手,將那個硨磲殼用力一扯,徹底扯離了海底。

頓時,十幾粒圓滾滾的珠子,從殼內滾到海面,赫然正是傳說中的珍珠。

李軒連忙仔細去看。

結果卻令李軒大失所望。

這些圓滾滾的珠子, 是珍珠不假,但色澤卻一點也不好看, 完全沒有珍珠該有的珠光寶氣不說,樣子還奇形怪狀的,不是很圓,而且顆粒也很小一顆。

李軒控制章魚分身的觸手,輕輕捲起一粒珍珠,放到面前仔細看了看。

這個珍珠,說真的,外型非常的怪異,只是隱隱像個圓球,實際上是不規則的形狀,顏色倒是很常見的白色,但可能是存放的時間過久,現在看著,並非珠寶店裡那些白珍珠一般是純白的,它的顏色帶一點灰,有些暗。

李軒記得,天然珍珠好像是有時間限制的。

雖然珍珠跟黃金一樣,都屬於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