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見後,頓時樂了。

那截黑乎乎,長得像毛毛蟲的東西,正是海鮮界出了名的奇珍,海參。

而且是沒有任何人工干預自然生長的野生海參。

據李軒所知,目前我國純正的野生海參幾乎已經沒有了,都被捕撈完了。

即便是人工養殖的底播海參, 在市場上也能賣出來天價。

在章魚分身發現那隻海參之後,李軒的本尊,也快速朝著那片海域游去。

那是一隻海刺參,一般生長在二十米以上的深海里,吃天然海藻,睡海底床, 喝純淨的海水, 養天澤, 長速慢,不只冬眠還夏眠,是一種及其珍貴的海鮮。

因為海刺參有夏眠的習慣,所以要捕撈海刺參,只能夠是春捕或者秋捕,它的名字中雖然帶一個參字,但實際上並不是植物,而是一種無嵴椎動物。

目前,全球共發現有海參九百多種。

海刺參在海參這個大家族種,價格雖然比不上梅花海參,但也算得上是最頂尖的。

在香江的一些禮品店裡,手指頭粗細的海刺參乾貨,就能夠賣到上萬港幣一斤,在大陸稍微便宜一點,乾貨是四五千塊錢一斤的樣子。

但因為野生海刺參的數量十分稀少,在市場上有市無價, 所以通常真正的成交價格,往往遠遠要超出四五千塊錢一斤。

海刺參之所以有市無價,是有原因的。

它是九百多種海參裡, 為數不多的可食用海參,從古至今都有“八珍”之一的美稱。

而且海刺參只能靠人工捕撈,捕海參的人一般稱之為海勐子。

不是每個漁民,都能像李軒一樣,身穿價值數十萬一套的潛水裝置的。

普通漁民想要捕撈刺參,需要在潛水前往身上綁三十多斤的鉛坨,然後縱身一躍跳進大海里。

刺參們有的生活在淺海,只有十幾米,但有些生活在深水的,最深能達到上百米。

這短短的一百米,甚至更短的距離,如果要是在陸地上的話,可能快速的走幾步就到了。

但是在海底,而且身上還綁著重達三十斤的重物話,對撈刺身的漁民們而言,這很可能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最關鍵的是,刺身這玩意兒沒有梅花參那麼好捕捉。

別看平常它就只在海底緩慢的蠕動,好像一伸手就能夠一把捉住。

但實際上, 刺參一旦遇到危險了, 立即就會噴射出體內的內臟,然後利用噴射內臟時產生的巨大推動力逃離。

正如之前李軒的章魚分身看到的那隻刺參逃跑時的那樣,就跟火箭發射一樣,嗖的一下就沒影了。

所以,漁民們在捕撈刺參的時候,不能夠穿著厚厚的棉衣,只能夠輕裝上陣。

渾身都浸泡在冰涼的海水裡,捕撈事故真的是屢見不鮮。

刺參的價格,真的等同於撈刺參的漁民的賣命錢。

李軒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看過漁民們捕撈刺參的真實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