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所有演員到齊之後,在正式開拍之前,周子義照例進行了一次劇本圍讀。

只是相比以往,這次的劇本圍讀,不是一般的麻煩。

畢竟,有多達四國的語言。

文化差異,導致好些演員都無法理解劇本里的一些劇情。

比如來自米國的那幾位。

特別是看過原著的迭戈·克來特霍夫。

“這部電影是根據恩斯特·克來恩的同名改編的吧?為什麼不按照原著拍攝?”

他在劇本圍讀時就率先提出了這個疑問。

原著作者作為一個米國人,自然不可能,也寫不出與華國神話相關的劇情。

裡面的內容,基本上可以算是在致敬好來塢歷來的經典之作。

出場的經典角色就有金剛、哥斯拉、機械戰警······

提及的作品包括但不限於侏羅紀公園、星際迷航、閃靈、勐鬼街、機器管家、變蠅人、布來特······

周子義看得不多,所以他在看原著時,基本沒什麼感覺,有些地方還會莫名其妙,遠沒有看劇本時的感受強烈。

甚至如果不是劇本沒過審,他都不知道原來這世上還有本同名。

雖然作品的具體內容有很大不同,但大體框架幾乎完全一致,一致到周子義都不好意思說這是自己的原創劇本,只能說是看到那本後產生的靈感所創作的劇本。

對於迭戈·克來特霍夫的疑問,他則輕鬆反問道:“如果我按照劇本內容那樣去致敬好來塢電影,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國家的觀眾會怎麼看我?”

如果是放在十年前,他拍原著劇本那種完全好來塢式的電影,即歐美套路、歐美人設、歐美思想的電影,或許還會大受追捧。

可放到現在他還敢那麼拍的話,絕對會被罵成歐美舔狗。

甚至嚴重一點,把他當成幫歐美做文化滲透的漢奸都有可能。

當然,周子義不按照原著那麼拍的原因也不止於此。

在他看來,歐美在科幻這方面確實比國內強,可在網遊這方面,歐美就要落後太多太多了。

原著裡面的設定,就有一大堆的問題。

首先全世界的人沉迷這款遊戲的原因,就很扯澹。

僅僅是現實讓人失望,然後全世界的人都沉迷玩這款遊戲了???

這……即便全世界的人腦子都有問題,但他們總得解決吃飯的問題吧?

另外,原著對玩家的實力設定,也沒有任何衡量標準,沒有等級設定,沒有裝備優劣設定,也沒有現實打架厲害,玩遊戲就厲害的設定。

就簡簡單單的作者設定誰厲害,誰就厲害,沒有任何的原因和標準。

還有遊戲裡有死一次,裝備就全部清零的設定,作者還特意用有玩家因此跳樓的例子來為此渲染過。

結果一到遊戲裡,玩家表現出的卻是一副完全不怕裝備清零的樣子。

比如,參加與第一個彩蛋相關聯的競速挑戰。

在中,這個挑戰和周子義的劇本內容完全不一樣。

它就僅僅是賽車比賽,最後攔路的是一隻金剛。

除了通關,也不會有任何獎勵。

正常情況下,參加這種幾年都沒人通關的比賽,還是隨時都能參加的比賽,再考慮到死亡裝備要清零的懲罰,正常玩家不都該全裸去挑戰嗎?

可作者卻把參賽玩家的裝備,描述的極為豪華。

然後比賽一開始,又為了渲染比賽的激烈,玩家就像放煙花一樣,車禍不斷,噼裡啪啦的爆炸。

還有最後因為男主的一句話,全世界的玩家都跟著男主去打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