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打破質疑(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電影開始放映,大禮堂一下全變得安靜下來。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亦或者記者、影評人。
其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影評人基本上都是收了紅包被邀請來的。
關於這方面的花費,即便是老謀子、馮曉剛這種級別的導演,也不會省。
畢竟,電影初期的口碑,對電影票房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一旦這些有影響力的影評人在一些平臺釋出了關於電影的負面評論,哪怕僅僅是讓票房減少了百分之一,損失也遠遠大過給他們塞紅包的錢。
當然了,這也僅限於有影響力的影評人。
剩下的那些,則基本上都是不請自來的。
這些個影評人,無論是抱著誇這部電影,還是貶這部電影,亦或者客觀評價這部電影的目的,此時心裡基本上都在某些方面達成了一致。
比如,都不擔心電影的質量。
不知不覺,周子義執導加編劇,已經成了電影質量的保證。
但同時,又都不看好劉亦茜和劉思思的表現。
只是,目的不同的人,對這一點的態度又不一樣。
收了紅包的人,此時想的是,怎麼澹化劉亦茜和劉思思的演技問題,轉而大誇電影劇情。
眼紅嫉妒,或者收了同期對手的紅包的人,則打算重點觀察劉亦茜和劉思思的表現,準備逐幀分析兩人的演技有多爛。
唯有客觀的影評人,此時是和普通觀眾一樣,抱著期待的心態在等待著故事拉開帷幕。
故事一開始,是電影公司的人找上安生,想請她幫忙聯絡《七月與安生》的作者七月,準備把這部改編成電影。
在兩人的談話中,引出了七月和安生從小認識的背景。
再之後,安生又在地鐵上遇到了蘇家明,兩人又談到了七月和那本。
僅僅是看到這裡,不少影評人都忍不住輕咦了一聲。
因為,在這再平澹不過的劇情中,他們竟然從劉思思最被詬病的眼睛中,看到了演技!
一段熟人見面,聊共同好友,臺詞表情也都很符合這種場面的平澹戲份,他們竟然從劉思思的眼中,讀出了哀傷的情緒。
這真的是自己印象中的那個眼神空洞的劉思思嗎?
很多影評人一時間都忍不住在腦海中冒出了這一念頭。
同時,也暗暗留意了一下這段平澹劇情。
後面。
隨著聲稱沒看過《七月與安生》這部的安生回到家,開啟電腦,搜出這部,點開第一章,故事就回到了七月和安生十三歲剛認識的時候。
一段很短的小時候劇情,交代了兩人關係很好,也交代了兩人的性格。
七月文靜、傳統。
安生調皮搗蛋,但又很會討人喜歡。
當劉思思再出現在大螢幕時,她的狀態又變得和之前大為不同。
如果說前面她的眼睛裡是抹不開的悲傷,那她現在就是全身上下都充滿少女的歡快。
首次出現的劉亦茜也是僅僅往那兒一站,安靜的氣質就出來了。
兩人親如姐妹的互動,看得有的人羨慕,有的人嚮往,還有的人露出了痴笑。
一幫影評人也是看得暗暗點頭。
這自然而然的身體反應,互相之間的默契,顯然是下過大功夫的。
再之後,周子義飾演的蘇家明出現。
兩位親如姐妹的女主先後愛上蘇家明,讓不少影評人暗暗皺眉。
這不會……往狗血劇情發展吧?
心裡剛冒出這個念頭,安生就已經主動退出,踏上了離開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