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窮到在首都買不起房(求訂閱)(第1/4頁)
章節報錯
現在的影協領導班子是在08年確定的,五年一期。
目前負責掌舵的是李錢寬,一位三四十年前就開始從事電影製作的老藝術家。
代表作有開國大典、重慶談判、傳奇皇帝朱元璋。
負責輔佐的則有大哥成、李雪建、潘紅、奚梅娟等人。
陳道b、張國利、陳凱鴿、呂勒等人則在會內擔任顧問一職。
本屆金雞獎評委主席,之前在會內擔任的就是這一職務。
本次影協大會,有資格出席的,職位基本上也都是這一級別及以上的。
所以當週子義出現在現場時,別提多顯眼了。
畢竟,其他參與大會的人,年齡至少都在五十歲往上!
周子義這個連他們年齡一半都不到的人,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但現場氣氛並沒有因為他的出現而劍拔弩張。
甚至好些認識的人還主動和他打了招呼。
比如就合作過一次的陳道b,看到他後,就很是和善的點了點頭。
大哥成也走上來和他聊了聊治療舊疾的事。
呂勒更是直接拉著他坐到自己身邊,暢聊起來。
等會議正式開始後,其他人也沒有刻意針對或過份在意周子義的存在。
就很尋常的對周子義在郵件中提到的建議開始了討論。
首先第一個討論的問題,就是關於把金雞獎兩年一屆改成一年一屆的建議。
從他們的討論中,周子義才知道,關於這個問題,他們其實早就已經討論過無數次。
連改革的好處和問題,也已列得明明白白。
好處:獎項更具有時效性,避免炒冷飯,在沒有雙黃蛋的情況下,也能讓更多電影拿獎,還能提升獎項的影響力。
問題:找場地難!
和百花獎一樣,金雞獎也是由承辦地出人出錢出力舉辦,在金雞獎名聲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已很難為承辦地帶來收益。
換言之,承辦金雞獎已經成了個虧本買賣。
所以很多城市都已經對金雞獎避之不及。
兩年一屆找場地尚且不容易,一年一屆就更難了。
但在這個問題上,參會成員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改!
金雞獎最開始本來就是一年一屆,後面由於產能不足,才不得不改為兩年一屆的。
如今,內地電影的年產量已經突破五百部,完全支撐得起一年評一次獎。
明確這點之後,會議討論的內容就變成了要如何解決找場地難的問題。
對此,有人提議當屆影后影帝無償為舉辦地當一年形象代言人。
也有人提議增加一個慈善拍賣的固有環節,所籌善款全部交由當地慈善組織。
還有人提議把一年換一個地方,改為三年或五年換一個地方。
總之,最後,在沒有任何人特意詢問周子義意見,周子義也沒主動開口的情況下,金雞獎改為一年一屆的提議就已經高票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