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舊瓶裝新酒,光華廠也有了新氣象。

馮振業主抓生產和廠子內的人員重新調配,陳富貴則是專心的給新組建的銷售部講課。

也沒敢涉及太多,只是準備了一些話術而已。

可是就算是這樣,這些銷售部的人也是覺得有些不得了。

他們可沒有聽說過,原來還可以這麼推銷。

而外界的人對於光華廠的關注也就更加的多,都想看看馮振業承包了光華廠之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和舉措。

1979年10月5日,馮振業就將農業局的領導和縣裡的領導還有報社的記者們都給請到了光華廠。

其實原本是想搶在10月1日這一天的,也可以看作是為國慶獻禮。

只不過出了一些技術問題,加班加點調整之後,這一天就成了光華廠的新品釋出會。

一排紅機頭、綠料箱的播種機擺在一起,看著可是真帶勁。

“各位領導,這些就是我們廠剛剛研製出來的小型農機具。”馮振業一臉自信的說道。

“這些小型農機在掛載載具之後,可以實現犁地、播種、施肥、覆土全自動作業,只需要看住種箱和肥箱就好。”

“目前我們的載具有條撥型和穴撥型兩種,不管是糧食作物還是蘿蔔白菜,我們都能夠輕鬆應對。”

“尤其玉米、花生、大豆這三樣,我們還可以進行精密型播種。每一次只播種一粒,這樣就省去了間苗的操作,也能夠節省糧種。”

“不過這樣的操作對於種子的要求比較高,咱們一些社員們的自留種就不行了。得是買來的那種種子,成活率高。”

“目前我們的發動機是六馬力到八馬力不等,即便是六馬力的播種機,一個小時也能耕種兩畝地左右的面積。”

“再有的一個優點,就是我們把播種箱和肥料箱放在了操作人員的前面,這樣有助於檢視是否有卡種、卡肥的情況。”

說完之後,馮振業就站到了一邊,讓這些領導們消化一下這些資訊。

而他剛剛說的這些,這些人確實也是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因為這些小農機不僅僅工作效率高,還非常節省人力啊。

對於農業種植都有所瞭解,瞭解一盤活下來大概需要多少人。

可是現在呢?一個人、一臺機器,不僅僅能夠把那麼些人的活全都給幹了,幹得還很快。

“馮廠長,你們這些播種機都賣多少錢呢?”楊曉峰仔細檢視了一下後問道。

“根據搭配的情況和發動機馬力的不同,價格由1200元到1800元之間。”馮振業說道。

“八馬力的發動機,我們還可以掛更多的載具,工作效率也會有所提升。播種機有帶座位和不帶座位的,價格上也有差異。”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土豆排種器,將來土豆的種植我們這些機器也能夠完全應付過來,爭取做到多種作物的適用。”

“好、好啊,有了這些機器,在耕種上真的會節省很多的人力物力。”楊曉峰點了點頭。

“將來我們也會使用12馬力的發動機,那樣的工作效率,最少還能夠再提升50%。”馮振業說道。

“富貴啊,著車吧,讓大傢伙看看咱們這個播種機咋樣。光說不練是假把式,咱們開到我們場外的空地,實地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