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程嘴裡叼著一隻雪人,身邊放著加了冰塊的宅男快樂水,坐在路邊樹下的陰涼地方,優哉遊哉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一副遊手好閒的討人厭模樣。

由於水上交通便利,前來艾澤拉斯的種花船通常都把目的地設定在這裡,萬噸級別以上的貨輪在這裡卸下大量工業品,然後透過小型船舶調運裝入集裝箱等著起運的各種土特產(通常是魔法物品)和礦石(李老闆在艾澤拉斯有礦)。

種花政府剛剛佔據附近一個優良港灣,準備建造一個現代化港口,這樣就不用受限於水之都附近水深(對本地帆船來說足夠了,但種花船必然會擱淺),只能透過小船來回撥運了。

只是,種花政府把目光放在艾澤拉斯的時間還不長,港口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水之都還能保持整個艾澤拉斯最繁華城市的桂冠。

雖然只是暫時的。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不時能看到幾個種花人夾雜在人群中匆匆路過,偶爾還有汽車的鳴笛聲。

據章程所知,船隊沒來的時候,水之都的種花人大概有3000多一點,不過他們跟章程這樣的冒險者沒有什麼交集——人家大多是國有企業的員工,什麼中建二建、南車北車之類在這邊搞基礎建設的工人,還有華為那種有地方沒基站心裡就不舒服的大企業。

種花人多了,種花的商品自然也會滾滾而來,還有種花人引以為傲的美食。

章程手中的雪人就是某大企業後勤福利部門利用本地純牛奶生產的,還有宅男快樂水,本地小孩會在種花人生產的塑膠泡沫箱子裡墊上厚厚的棉被,然後去工廠後勤那裡凃借各種冰棒和冰凍飲料,沿街叫賣。

善良的種花工人們很喜歡這些誠實勤勞的孩子,特別是一些70後、80後的工人,看到他們也會想起自己小時候騎腳踏車帶著保溫箱出售冰棒的時代,那也算是他們童年的一部分。

因此,工人麼總是允許本地孩子們先帶走貨物,等傍晚的時候再回來付錢結賬,如果時間合適,工人們還會允許孩子們在食堂裡一起免費吃一頓。

菜色很單調,都是很普通的食堂大鍋菜,不過白米精面管飽,對當地孩子們來說就已經是天堂般的生活了。

說起來,沿街叫賣冰棒飲料的生意其實還不壞,本地中產階級並不介意偶爾嚐嚐這種冰涼的甜品,一些貴族女性也養成了用飲料代替酒精飲用的習慣。

甚至貴族們在舉辦舞會的時候,還會專門為女性和未成年賓客準備足夠數量的冰品——種花人不太喜歡貴族,因此他們拒絕直接出售給本地貴族(這本來就是工廠生產出來在炎熱的夏季發給工人的福利,不出售很正常)。

種花人這種支援保障了小傢伙們的貨源,也讓他們佔據了零銷市場,使得孩子們和他們家庭的生活變得寬鬆了不少。

實際上,不獨於此,大公司在這裡非常喜歡僱傭當地人做一些缺乏技術含量,但必不可少的活兒——比如搬磚什麼的。

而且大公司不是李老闆那種獨享沙巴克市場的黑心壟斷資本家,他們雖然也會壓低人工成本,但不會像李老闆那樣瘋狂壓榨本地工人(雖然本地人不認為李老闆那是壓榨)。

種花人帶動了水之都的消費水平,提高了水之都人的就業率和收入能力,說起來,還真是共同發展,一帶一路的良好典範。

至少比地球上那因宗教問題陷入僵局的部分地區順暢太多了。

可惜,這樣一個繁華的,欣欣向榮(可能也是本地人唯一一個)的城市,地底下卻有那麼多哥布林。

也許還會有別的什麼怪物,或者瘋狂的邪徒什麼的。

章程看著大街上的人來人往,總覺得這種繁華根本就是建設在火山口上的。

如果不能消滅地下城的魔物,這裡隨時有可能在魔物爆發中化為灰燼。

章程一口把最後一塊雪糕吞進嘴裡,頭頂神經立刻感到一陣微微的刺痛,他眯著眼睛感受這種刺痛消失後那難以言喻的輕鬆感——這是章程在天熱的時候最喜歡的做法,據說對身體不好,但他還是樂此不疲。

然後再把剩下的飲料灌進嘴裡。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