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耶律輝等一干人犯現在何處?(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宋,汴京。
尚培齡剛剛接到華櫸的戰報,不過這份戰報是華櫸率兵離開薊州時發出的,只不過由於路途太遠,所以今天才送到。
「呵呵,文山已經打到薊州了,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出兩個月燕雲十六州就可以完全收回了。」
尚培齡樂滋滋的看完戰報,隨後收拾了一下,拿著戰報進宮去向徽宗報告去了。
徽宗看完戰報,臉上都快要笑出花來了,對尚培齡說道:「這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文山就已經連續拿下了檀州、薊州、霸州、涿州,照這樣的速度下去,我們收回燕雲十六州指日可待。」
「陛下說的不錯。」
尚培齡笑著說道:「華大人在戰報上,他馬上就要率兵進攻幽州了,這可是遼國的國都,一旦這個地方要是被我們拿下來,那對整個遼國可是一個沉重打擊。」
徽宗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燕雲十六州自從被石敬瑭那個狗賊出賣給遼國之後,落入遼國手中已經快兩百年了,太祖、太宗都曾親領大軍前去收復,可惜都沒能成功。
如果這次文山真的能夠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那他就是我大宋的第一功臣。
當年太宗皇帝曾經留有遺命,誰要是能夠收回燕雲十六州,可封為郡王。
所以,此次文山若能真的把燕雲十六州全部收回來,寡人便遵照太宗皇帝的遺命,封他為郡王。」
郡王,這已經是異性之臣所能都獲得最高的爵位,雖然這個爵位也會一代一代遞降的,但至少能夠比其他有爵之家要多顯赫兩代人以上。
徽宗的話剛說完,這時內侍從外面走進來說道:「陛下,周老相爺在外求見。」
「快讓他進來。」徽宗說道。
內侍出去把周孝德從外面帶了進來,周孝德向徽宗行禮之後,徽宗讓內侍把華櫸的戰報遞給周孝德看,說道:「周老卿家你也看看吧,文山已經把檀州、薊州、霸州、涿州全都已經收復,目前正在向幽州挺進,相信用不了多久,幽州也會被收復的。」
周孝德看過之後,把戰報還能內侍,說道:「陛下,老臣此次進宮,也正是為了華大人攻打幽州這件事情而來。」
「老卿家有什麼事情?」徽宗問道。
周孝德說道:「遼國國主耶律輝派手下歐陽侍郎前來汴京遞交耶律輝的國書,希望兩國永久修好。」
歐陽侍郎這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因為宋遼開戰,他擔心路上遇到大宋軍隊被抓甚至被殺,所以他不敢走大路,全走是僻靜山路,直到進入大宋境內之後,才換上了漢人衣服一路趕到汴京,因此耽擱了不少時間。
周孝德把歐陽侍郎帶來的耶律輝親筆書寫的國書從袖筒裡取出來,雙手呈給徽宗。
內侍把國書拿過去轉呈給徽宗,徽宗看了一下國書並沒有接過去,冷笑道:「先前以為打得過大宋,所以就撕毀跟大宋的條約向大宋出兵。現在被文山打的節節敗退,接連丟失了檀州、薊州、霸州、涿州四個大州,眼看打不過大宋的軍隊了,所以又想起要跟大宋修好來了。他當真以為寡人是軟杮子,可以任由他拿捏嗎?」
說著,他從內侍的手裡把耶律輝的國書抓過去扔在了地上,說道:「你去轉告那個歐陽侍郎,讓他回去轉告耶律輝,這次除非他把燕雲十六州讓出來,否則寡人絕不會讓文山收兵的。」
周孝德把國書從地上撿起來,說道:「陛下,耶律輝在國書上已經承諾,願意把燕雲十六州歸還給大宋,只是希望大宋給他們一點時間,把遼國的百姓全都轉移到其他的城去。」
「哦,他願意把燕雲十六州還給大宋!」徽宗驚問道。
「正是。」周孝德說道。
徽宗看了一下內侍,讓他把國書拿給自己,內侍過去重新把國書拿過來遞給他,徽宗開啟國書仔細的看了一下,然後讓內侍把國書遞給尚培齡,等到尚培齡把國書看完之後他問道:「尚老卿家,你覺得耶律輝說的是真的嗎?」
尚培齡說道:「遼人說話向來出爾反爾,這次一定是他們打不過華大人,眼看幽州等地不保,所以才想出了這個緩兵之計,想讓陛下下旨阻止華大人繼續進軍,他們好趁這個機會重新結集兵力。一旦他們的兵力集結完畢,感覺能夠打得過我們了,必定又會撕毀條約再次向我們開戰。
因此,以老臣之見,我們絕不能答應他們。」
徽宗隨後又看了一下週孝德,問道:「周老卿家,你的意見呢?」
周孝德說道:「老臣的意見跟尚老公爺也是一樣的,那就是遼人不可信。不過,雖然我們不相信遼人的話,但是也沒有必要立刻就回絕他們,可以暫時先拖著看看華大人他們那邊的進度如何。
如果華大人能夠繼續以現在的速度推進,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我們便不用理睬他們,該怎麼做我們繼續怎麼做。
如果華大人後續的進軍受到了遼國強烈的抵抗,或是傷亡有些慘重,需要一段時間來修整,那麼我們不妨藉此機會跟他們虛與委蛇,為華大人多爭取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