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主,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而是應該先想辦法把大宋的邊關城池奪下來,否則拖的時間越長對我們越不利。」右丞相說道。

西夏王說道:「現在遼國已經進攻大宋,大宋絕大部分兵力全都集中到了北邊與遼國的戰事上,就連華櫸也都去了北境,大宋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以支援西北邊境,我們有的是時間。」t.

右丞相說道:「大宋的財力、物力、人力都在我們之上,而且現在的內亂已平,如果我們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邊境城池拿下來,一旦大宋要是穩住陣腳,必定會從其他地方調集兵力過來支援,到時候我們想要拿下邊境城池就更加困難。」

「國主,右丞相說的不錯。」

左丞相說道:「雖然大宋現在面臨著西夏和遼國雙面夾擊的困境,但華櫸足智多謀,他率領的護衛軍也作戰勇猛,如果我們不能在西北邊境把邊關城池拿下來,華櫸便可以放心大膽的對付遼***隊,一旦要是遼軍被擊潰,那此次西夏和遼國合作創造的奪取大宋的機會就要喪失了。

一旦要是喪失了這次機會,以後再想找這樣的機會就難了。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儘快把大宋邊境城池拿下來,這樣才能有力的牽制大宋的兵力,給遼國那邊擊潰華櫸奪取邊關城池創造機會。」

西夏王冷笑了一聲,說道:「誰說我要給遼國創造機會了?」

左丞相一聽怔住了,隨後問道:「國主不是已經答應遼國,國主跟大遼合作嗎?難道你……」

「口頭上答應是一回事,真正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西夏王說道:「你以為遼國國主答應滅了大宋之後,把大宋西北的土地全都劃給我們,會是真的嗎?我告訴你,他如果真的滅了大宋,不僅一寸土地都不會給我們,而且還會連我們西夏的領土也會吞掉。

所以,我答應跟他合作,只是想借這個機會把大宋西北的土地全都拿到手,並沒有真心的想要跟他一起把大宋給滅了,相反我希望遼國能夠跟大宋雙方拼得你死我活,這樣才對我們西夏以後的發展有利。

畢竟在大宋、遼國、西夏三國當中,以我們西夏的土地最貧瘠,人口最少,實力最弱,無論是大宋強大了還是遼國強大了,對我們都是威脅。

只有他們雙方都積弱,才對西夏有利。

因此,這次我們攻擊大宋並非是要配合遼國,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拿到大宋西北的土地發展我們自己的實力。

至於遼國能不能夠拿下大宋邊關,根本就跟我們沒有關係,他們在邊關爭奪的越厲害,拖的時間越久,我們拿下大宋西北之地的時間就越充裕,把握也就越大。」

在宋、遼、金、西夏四國當中,除了宋徽宗之外,其餘三個皇帝都是有野心的人,都在想著利用對方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所以西夏王從一開始就沒有真心想要跟遼國合作,完完全全是為了借遼國的力量把大宋的兵力引到北地邊關去,他好趁機拿下大宋西北之地,這樣西夏就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等到實力強大了再把大宋滅掉取而代之。

「傳令下去,讓前方的野律將軍不要急著進攻,先想辦法弄清楚宋軍用來守城的東西是什麼,然後再想辦法拿下大宋邊境城池。」西夏王說道。

「是。」

右丞相應道,隨後出去派人去前線通知野律將軍。

傳令兵很快把訊息傳到了前線,野律將軍立刻下令軍隊撤退三十里,然後派出探子前去打探宋軍用來防禦的新武器是什麼。

西夏這邊暫時平靜了下來,而北地邊境這邊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情況,遼軍加強了對大宋邊關的攻擊力度,企圖以最快的速度把邊關城池拿下來。

不過好在

宋軍的守軍很給力,再加上盧俊義他們的協助,硬是連續幾天都沒讓遼軍踏入邊關一步。

到了第九天,華櫸帶著大軍終於到了邊關,盧俊義眾將,還有邊關的守將一起前去相迎。

華櫸與邊關眾將軍相互認識了一下,然後來到邊關帥府,華櫸坐在帥位上,看了一下盧俊義等叫你問道:「現在情況怎麼樣,給我說說。」

盧俊義說道:「這幾天遼軍加強了對邊關的攻擊,不過都被我們給擊退了。昨天他們還想用計把我們誘出城進行圍剿,不過遭到了我們的反制,殺了他們五千多士兵,可惜沒有抓住他們的將領。」

「我們的傷亡情況怎麼樣?」華櫸問道。

盧俊義說道:「我們的傷亡不算重,連續幾天作戰下來,我們戰死計程車兵為七千三百九十六人,受傷的人數是一萬三千八百二十四人,其中重傷者為一千六百一十五人,其餘者均為輕傷者,經過醫治之後,短期之內就可以投入戰鬥。」

華櫸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遼軍現在負責攻打邊關的是哪支部隊?」

「是蕭林江的部隊,他是遼國貴族蕭家的人,為人兇狠,驍勇善戰,此次遼國國主任命他為攻打大宋的主帥。」邊關守將楊龍說道。

遼國的蕭氏是當年天慶王的王后,也就是後來主政遼國大名鼎鼎的蕭太后的孃家一脈,在遼國的地位很高,有很多人都是朝中的***,除了皇族耶律家族之外,就數蕭家的勢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