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櫸隨著尚培齡、石松、盧正鑫、司馬宏四人來到皇宮,把宿元景敗退禹州,並且生病的事情告訴了徽宗。

徽宗看完奏報,臉上浮現出了愁容問道:“諸位卿家可有什麼對策?”

尚培齡說道:“陛下,眼下宿太尉病倒已經無法再繼續指揮,朝廷只有馬上派人去替換宿太尉方能穩住局面,否則繼續這樣下去,那不僅禹州、許州、葉縣將難保住,就是禁軍現在這十幾萬人也會損失殆盡。”

徽宗說道:“那你認為派誰去接替合適?”

尚培齡看了一下華櫸,隨後說道:“臣等已經商議過了,覺得現在朝中能夠擔當起這個重任的只有華大人,所以由他去接替宿太慰最合適。”

“什麼,讓文山去,不行!”

徽宗立刻否決道:“奴兒現在有孕在身,需要文山陪在身邊,寡人豈能在這個時候派他領兵出征。”

徽宗雖然也知道華櫸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作為父親,他很不忍心在這個時候把華櫸從女兒身邊調走,畢竟現在是趙金奴最需要有人在身邊陪著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讓華櫸領兵出征,不僅是少了一個最重要的人陪她,同時也會讓她為華櫸擔心,這要是因為擔心憂慮過度導致身體垮掉,那就糟了。

尚培齡說道:“陛下,公主是您的女兒,但同樣被王慶反軍所佔領地域的百姓也是您的子民,他們現在每天都被王慶反軍欺凌殘害,無時無刻不在盼著朝廷的軍隊前去解救他們,倘若陛下只為了自己的女兒著想,而不顧自己的子民,天下百姓該如何看待陛下?”

“這……”徽宗被問的說不出話了。

石松這時也說道:“陛下,您是大宋的皇帝,一國之君,當以天下的百姓和江山社稷為重。眼下朝廷外有西夏、遼國對我大宋心懷叵測虎視眈眈,如果我們不能儘快把內部的亂局解決掉,一旦遼國、西夏對我們發難,我們將會非常的被動。

眼下宿太尉重病纏身,十幾萬禁軍危在旦夕,倘若要是讓王慶軍攻破了禹州、許州、葉縣,就連汴京也危險了。

如今朝中能夠接替宿太尉領兵打仗的將領雖然是有好幾人,但他們的年紀都已經不小,只有華大人既年輕,又有帶兵的經驗,是最合適的人選。

所以,懇請陛下讓華大人前去接替宿太尉剿滅王慶,儘早讓大宋江山穩定下來,好騰出手來全力對付遼國和西夏。”

“請陛下恩准華大人前去接替宿太尉領兵剿滅王慶。”司馬宏、盧正鑫也抱拳躬身說道。

徽宗雖然知道尚培齡、石松、司馬宏、盧正鑫他們說的在理,但一想到趙金奴現在的情況,實在下不了讓華櫸去替換宿元景的決定,隨即看著華櫸問道:“文山,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華櫸說道:“陛下,眼下正是朝廷需要臣的時候,臣願意前去接替宿太尉領兵剿滅王慶。”

徽宗說道:“可是如果你要是去了,那奴兒怎麼辦,她現在可是最需要有人在身邊陪伴的?”

華櫸說道:“公主現在已經過了反應期,一切都已經恢復正常,而且臣家中尚有父母在,有他們陪伴著公主,公主不會有事情的。”

“這麼說你已經是打定好主意要去了?”徽宗問道。

華櫸說道:“大宋江山的穩固,是天下百姓能夠安定生活的保障,如果大宋江山不穩,不僅庶民百姓的生命得不到保障,就是朝廷官員和陛下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為了大宋的江山、朝廷和百姓的平安,臣願意前去接替宿太尉,相信就算是公主也會支援臣的。”

“陛下,華大人能夠如此的深明大義,還望陛下能夠成全他的一片報國之心。”尚培齡說道。

徽宗見華櫸都已經這麼說了,也不好再阻止,輕輕的嘆了一口氣,看著華櫸說道:“好吧,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寡人就任命你為淮西剿寇總指揮使,率領十萬護衛軍前去接替宿元景剿滅王慶。並同時任命你為欽差大臣,若地方官員有失職者,可就地緝拿問罪。”

“臣謝陛下。”華櫸說道。

徽宗立刻擬了一道旨意,華櫸跪下雙手接過聖旨,說道:“臣定不會負陛下所託,一定會盡早剿滅王慶,收復被佔據的州、府、縣城。”

徽宗讓他起來後,說道:“回去好好的安排一下,對奴兒解釋清楚,實在不行的話,可以讓奴兒到宮裡來住,寡人會派專人伺候她的。”

“是,臣回去會跟公主說的。”

華櫸想了一下,說道:“陛下,為了防止打草驚蛇,以及讓遼國和西夏的人知道,臣曾以為此次臣前往接替宿太尉的事不必對外宣揚,而且也不必另外再派十萬護衛軍去,就由臣悄悄的帶一些護衛軍將領去既可。

這樣既可以不打草驚蛇,同時有護衛軍留在汴京,即能守護汴京的安全,同時既便西夏、遼國真的有什麼動作,也可以應對。”

徽宗說道:“禁軍連番遭到王慶軍的攻擊,已經損失了七、八萬人,現在只剩下了十二、三萬兵力,你不帶護衛軍去,能對付得了王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