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的嫁妝一箱箱抬入楚王府。

楚王府更是一片忙碌,人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做事,唯恐有半點差錯。

宇文氏事無鉅細,親自打點,把秦王妃和魏王妃指揮得暈頭轉向。

偏偏大喜的日子,妯裡倆不敢有半點怨言。

秦王妃負責去招待女眷,魏王妃則時不時進廚房盯著,這倒不是宇文氏吩咐的,而是她不想在這種場合拋頭露面,不想被人有意無意地問趙康允的病情,更不想被人同情她這些年守活寡。

趙景允和趙康允也都穿戴一新,在門口迎客。

長兄如父,即便趙康允身子不濟,也是打起精神做兄長該做的事,三府多年沒有喜事,兩個兄長也是從心底感到欣慰,老三年紀不小了,早該娶媳婦了。

順慶帝和蕭太后連同東宮都派了人前來賀喜。

寧太師更是親自帶著厚禮來道賀,朝中的大臣們也來了大半。

三府雖然不跟群臣交往,但衝著三府在京城的威望,他們更願意來沾沾喜氣。

前院後院一片喜氣洋洋。

相比之下,新郎官這邊輕鬆了許多,趙桓允換了婚服,正在聽王相令講著具體的流程,他唯恐趙桓允記不住,還特意編寫了小冊子,主子成親,當幕僚也要放幾天假,趙桓允聽了一遍就記住了,吩咐道:「迎親的禮節就按照你說的辦,鬧洞房就免了,阿瑜喜歡安靜,人多了太鬧騰,到時候就留她的貼身侍女在那邊伺候著就行了。」

他見過趙景允和趙康允的婚禮,一大幫人衝進洞房鬧騰。他一點不喜歡。

想必他的小姑娘也不喜歡。

王相令看了看趙桓允,拿起筆記了一下:「好。」

「殿下……」康華進來見趙桓允已經換了喜服,欲言又止,趙桓允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自然不會怪罪,「但說無妨。」

「殿下,巡防營發現了幾個行蹤可疑的人在咱們府外轉悠,竟想趁著前來賀喜的人混進府中,被咱們的人抓了個正著,問他們也不說,只是吵著想見殿下。」康華撓撓頭,「屬下聽他們口音像是西北那邊,不敢獨斷,便讓巡防營的人帶了回去。」

趙桓允看了一眼沙漏,對王相令道:「勞煩王大人跑一趟,若他們不說,就繼續關著,等後天再說。」

明天他還要帶著新娘子進宮謝恩。

顧不上這些瑣事。

「好。」王相令應著,「殿下放心,屬下自會處理,宴席那邊,屬下已經讓莫五等人照應著,不會有什麼差錯。」

莫五等人是暗衛,從不在京城露面。

讓他們扮成小廝出入宴席,沒人懷疑。

話音剛落,宇文氏便風風火火地推門走進來,見趙桓允還在跟王相令和康華議事,催促道:「玄霖,你還在磨蹭什麼,吉時就要到了,今兒大喜的日子就不要處理政務了。」

她再怎麼不滿意姜瑜,自己兒子成親也是大事。

容不得半點差錯。

「就來了。」趙桓允衝著宇文氏畢恭畢敬地行了晚輩禮,「母親,兒子迎親去了。」

「去吧!」宇文氏瞬間紅了眼圈,拍了拍他的手,「先去祠堂跟你父親上香,別誤了時辰。」

姜瑜晚上沒怎麼睡好,早上只喝了一小碗粥,中午按照婚俗不能吃飯,梳洗打扮完以後也不準下床走動,於姑姑給她蓋了紅蓋頭,便靜靜地守著她,連話也不能說。

外面嘈雜聲一片。

屋裡卻靜悄悄地,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