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未必有好媳婦,但沒有好婆婆是肯定沒有好媳婦的。」慕容氏笑盈盈地看著宇文氏,故意當著宇文氏的面把宋氏額前垂下來的一根亂髮替她藏好,又轉過身道,「不過,將來瑜娘嫁過去,我是放心的,王妃通情達理,對媳婦們一向寬厚,我們都羨慕三府呢!」

女眷們愣了愣,紛紛道是。

三府對她們來說,一直都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測,很難想象三府的媳婦平日裡是什麼樣子。

「那是自然。」宇文氏從善如流道,「只要安守本分,遵守規矩,自有她該有的待遇。」

抬頭嫁女,低頭娶媳。

她並不想跟慕容氏在這樣的場合上拌嘴,誰讓她兒子看上了人家姑娘呢!

「但願如此。」慕容氏也不願意跟她多說,起身讓宋氏陪她出去走走,不知為什麼,她一想到姜瑜兩個月後就要嫁到楚王府,她就莫名的失落,趙桓允這個人她當然是看得上,她只是擔心她把姜瑜養得隨性了些,會受不了三府的規矩。

拋開她跟宇文氏的嫌隙不說,宇文氏並不是一個多麼寬厚的人,反而有些吹毛求疵,是個眼裡容不下沙子的主,雖說這些年也沒聽說她們婆媳有什麼不好的傳聞,但宇文氏終究是住在楚王府的,姜瑜是要跟她朝夕相處的……

宋氏並不知婆婆的心思,反而豔羨道:「瑜娘真是好福氣,竟然能嫁到楚王府去,三皇叔可是京城女子的夢中人。」

「那是京城小娘子們不懂事,三府的處境豈是她們所能知曉的!」慕容氏還是第一次來姜行遠的新宅,一出門就進了花園子,聽宋氏這樣說,搖頭嘆道,「我還是覺得瑜娘嫁個書香門第比較好,要不說咱們湘娘有福氣呢,寧家那樣的人家,我是真的很喜歡。」

三府畢竟是皇家旁支。

朝堂平穩還好,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勢必會牽連到三府。

提到寧家,宋氏自然也很滿意,但一想到其中的曲折,她也跟著嘆了一聲:「母親所言極是,殷湘跟寧公子也是造化弄人,好在寧家通情達理,他們兩個也算圓滿。」

酒過三巡,姜行遠把自己灌了七葷八素。

不停地對趙桓允說要對姜瑜好,不要讓她受委屈。

趙桓允眼帶笑意,一一應著。

殷正平和殷正安之前跟趙桓允在一起吃過飯,知道他在他們面前並無皇叔之尊,反而處處以晚輩自居,故而也沒有多大拘束,殷正安笑著打趣姜行遠:「瑜娘性子沉穩,跟殿下剛好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你就放一百個心。」

趙桓允待姜瑜的心思,他們瞧得清清楚楚。

若不是用了心,斷不會如此周全。

「你們不懂,瑜娘雖說從小在你們府上長大,並未受什麼委屈,可她終究自幼失母,好多心思也無處訴說……」趁著酒勁,姜行遠愈發愧疚,「這些年我又不在京城,也沒有看著她長大,竟不知她是個有主意的,當初跟裕王的婚事,說退就退了,現在想想,我還真是替她捏了一把汗,若是不退婚,現在豈不是也跟著成了階下囚……」

「好了,你不要說了,這不是沒事嘛!」殷正平安慰他,「大喜的日子說點高興的!」

三皇叔還在呢!

姜行遠摸了把眼淚,扶額道:「不說了不說了!」

姜瑜靜靜地聽著他們的談話,竟也有些鬱郁。

重活一世,她最想不到的就是她竟然跟趙桓允有如此淵源……

柳姑姑掀簾走進來,低聲道:「姑娘,姜府大夫人想見姑娘,被丁順他們攔住了,可她哭著不走,非要見姑娘一面。」

「不見!」姜瑜一猜就猜到了她的來意。

她肯定是給姜瑗求情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