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三皇叔不想讓你為難!”蕭太后便把宇文氏和慕容氏的恩怨說給順慶帝聽,“昨天若是他真的求到咱們面前,倒讓咱們為難,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索性由他吧!”

“三皇叔輩分再高,也是臣子,他的婚事理應請旨賜婚的。”順慶帝臉更黑,半晌才道,“更何況,姜二小姐還跟趙啟訂過婚,怎麼說也是小輩,他出手倒是快。”

他身為帝王,無論心悅哪個女子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錯過了殷氏已是他畢生之憾,他原本以為只要對姜瑜略施小計定能順利召進宮裡來,哪知他都沒來得及出手,就被趙桓允雷厲風行地搶先了一步……

“三皇叔行事一向不拖泥帶水,都是那些傳言鬧的。”蕭太后見順慶帝滿臉不悅,皺眉問道,“怎麼?皇上不同意這門親事?”

姜國公雖說功高蓋主,但最近一直在府上養病,不上朝,也從不跟群臣來往。@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看樣子西北是回不去了。

這樣的人家跟楚王府聯姻也沒什麼不好的。

“倒不是不同意,只是覺得三府行事越發跟往日不同……”順慶帝不好對蕭太后說他心儀姜瑜的事,旁敲側擊地提了提趙景允,“聽說大皇叔跟寧府來往密切,大有扶持嫡枝的意思,而三皇叔明面上跟贏太后並無來往,實際上兩人卻暗通款曲,私下裡也不知道傳遞了多少訊息,都說三府向來不參與政事,朕倒不知他們要做什麼!”

“哀家倒是覺得皇上大可不必憂心三府。”蕭太后自然聽出了順慶帝對三府的不滿,“大皇叔掌管宗人府,跟群臣難免有所來往,至於說跟寧府來往密切,想必也是因為秦王妃的緣故,秦王妃跟寧府是遠親,彼此走動也是人之常情,至於三皇叔跟贏太后,大都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如今邊境安穩,也不能不說是三皇叔的功勞,更何況,如今三皇叔已經跟姜二小姐訂了婚,就不會再跟贏太后有什麼私情了。”

順慶帝跟蕭太后話不投機,不想再聊,悻悻地離了慈寧宮。

十幾年前的那種挫敗感再次湧上心頭……

殷貴妃自然知道順慶帝的心思,不動聲色地編排了一番趙桓允:“臣妾倒是覺得三皇叔察覺到了皇上的心思,才快馬加鞭地從錦州回來提親,如若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

順慶帝雖然生性多疑,卻也不願意承認被趙桓允搶了先,搖頭道:“即便如此,他也不會反應如此迅速,除非他的確如傳言一般早就心儀姜二小姐。”

“皇上,三皇叔身為長輩,卻覬覦裕王的未婚妻,其心可誅。”殷貴妃越說越生氣,憤憤道,“說不定裕王跟姜瑗那事就是他故意陷害,他早就對姜瑜志在必得!”

順慶帝見殷貴妃越說越離譜,不耐煩道:“休得胡言,三皇叔肅正公允,絕非是這樣的人,如今既然木已成舟,莫要再提。”

男人跟女人的心思不一樣。

他豈能在殷貴妃面前承認他不如趙桓允反應迅速……

殷貴妃知道順慶帝已然動怒,佯裝害怕,不再吱聲。

只要趙桓允被猜忌,趙宣就絕沒有好日子過。

至於二皇子趙禹,聽說跟大皇叔鬧得不可開交,只要他們鬥起來,她只管坐收漁利之翁就好。

待殷貴妃退下後,順慶帝吩咐田喜:“從宮裡挑兩個溫順懂事的女子送到姜國公府,就說朕命她們去給國公爺侍疾。”

田喜道是。

姜瑜靜靜地聽著。

心裡冷笑。

她就知道有殷貴妃在宮裡吹枕邊風,她的日子就絕對不會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