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宅子在瑤光坊。

跟芙蓉閣只隔著兩條街。

姜瑜對此很滿意,以後看戲就方便了,溜達著就過去了。

院子裡的景緻很是不錯。

翠竹纖纖,楊柳依依。

假山迴廊,小橋流水,曲徑通幽。

更讓姜瑜滿意的是,新宅子還有一座藏書樓,裡面放了很多書,到底是王府,即便過了十幾年,裡面的書架箱籠依然嶄新如初,一如當初的模樣。

為此,姜行遠親自去宮裡請過旨意。

順慶帝說,那些書他都沒有讀過,就一同賞給他了,實際上這宅子建好後,順慶帝沒怎麼住就進宮繼了位,甚至皇后和皇子們都沒有來看過,所以才荒廢了這麼多年。

新宅子一共有四處院落。

姜行遠還特意請國子監大儒陳叔白題了名,正中間的院子名為盛元堂,後面的院落則是春陽居,西偏院為安然居,姜瑜的院子沒有題名,姜行遠讓她自己起名,姜瑜還是喜歡長卿兩個字,之前在小秦氏那邊的院子就是她回來的時候改的,現在依然叫長卿苑。

許是為了避嫌,姜行遠也沒有打算大肆舉辦喬遷宴,說過幾天邀請殷正平和殷正安以及許太醫等三五個好友聚聚了事。

姜瑜自是贊同。

她本來就不是愛熱鬧的人,也不喜府上人來人往。

阮媽媽在新宅子收拾了好幾天,物什也添置得很是齊全,姜瑜隨時都能搬過去,她在忠義侯府的清心苑裡的東西都不用動,慕容氏上了年紀,以後她會時常過去小住陪伴,慕容氏知道姜瑜惦記她,不以為然道:「大舅二舅都在身邊,我沒什麼可惦記的,你只管搬去新宅子那邊住,跟你父親過幾天清閒日子。」

姜瑜知道慕容氏進宮見過太后,只當是日常寒暄,也沒有多問。

慕容氏又囑咐她:「那麼大的宅子,沒個女主人也不妥,若是你父親有心繼弦,你就幫忙張羅張羅,那天我跟你父親說過這件事,他說是不想繼弦,但他身邊沒個人照顧也不行,唉,終究是你母親沒福氣。」

姜瑜點點頭:「我知道了。」

她之前跟姜行遠也提過這些事,姜行遠說他在西北刀光劍影慣了,早就沒了那份心思了,說暫且不考慮這些,既然父親都這麼說了,當女兒的自然也不好說別的。

她既希望父親對母親情有獨鍾,不再繼娶,又不想看著父親孤單,很是矛盾。

提到殷氏,慕容氏又提到大理寺卿吳淵送來的訊息:「你祖母的事,錢媽媽最清楚,那個女人嘴硬得很,問什麼都說不知道,為此,裕王還特意找過他,警告他不要屈打成招,吳大人也頭疼著,說恆親王府那邊也有人遞話給他,讓他不要太較真。」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姜瑜早就知道事情會如此,即便趙啟知道此事是姜瑗所為,為了保住裕王府的名聲,他也會不分黑白地護住姜瑗,在趙啟眼裡,只有利益,不分是非。

從慕容氏那裡出來,姜瑜就打定主意去大理寺大牢走一趟,錢媽媽她或許問不出什麼,但藿香絕對不會騙她,實際上,除了錢媽媽和藿香,錦合堂其他人未必會知道這等隱秘之事。

宋氏在垂花門處徘徊,見了姜瑜,忙陪著笑臉迎上前來,噓寒問暖,左右言他,姜瑜皺眉:「二舅母想說什麼,但說無妨。」

她剛才看到殷湘了,氣色還好。

一個人在院子裡盪鞦韆,好幾個丫鬟婆子陪著。

「瑜娘,二舅母不好意思開口……」宋氏又要哭。

姜瑜靜靜看她:「二舅母可是為了湘妹妹的事?」

宋氏跟張氏不同,她的喜怒全在臉上。

殷湘是她的女兒,她當然掛念著,人都有私心,她懂。

「外面的傳言,你可曾聽說了?」宋氏表情悲切,嘆道,「雖說巡防營封鎖了訊息,但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只是事情傳著傳著就變了味,她們,她們說,寧二公子心儀殷湘,還在上元夜私會……」

說著,又解釋道:「瑜娘你別生氣,都是她們瞎傳的。」

姜瑜會意,笑道:「二舅母,我和寧二公子並無男女之情,若寧二公子真的心儀二妹妹,我自會恭喜他們,畢竟外祖母也是很喜歡寧家的,不是嗎?」